7 z. c, \! C1 F4 d7 I: _$ X# Z* s' ?2 U8 d* n
一、我国目前獭兔养殖的现状 ; ]2 r5 e& H( G* z! R# s 6 K" B, {) v; g# Q0 C; Q& {我国的獭兔养殖可以说是在“无序、盲目、盲从”的状态下发展起来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 c( A% ^" P$ O0 x- M; Y
! p0 C. b4 z3 s/ w9 U
首先是种源问题。优质的种源是生产优质皮张的基础,现在养殖户多重商品生产,轻品种培育,重数量轻质量。凭心而论,咱们国内有几家真正从事育种工作的企业,不能仅靠发了“许可证”就说明你的品种就是优良品种了。因品种差异生产的皮张在质量上和价格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尚村市场的经销商目前公认的皮张是江浙一带和山东沿海一带的质量好,价格也最高。我想这除了饲养水平和气候条件外,恐怕品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我对养殖技术外行,说的也不一定对。, M* p- ~: x$ x) `% R, V
+ _8 n" s( k9 V7 A* s
/ a# x! ~/ @' W' X9 g6 l
0 L$ ~' j$ H' q
其次是养殖总量上没有控制好。说实话这方面也不好控制,无论什么项目,看到有钱挣了,大家一哄而上,不挣钱了,立刻下马。这样养殖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就永远避免不了价格的大起大落。09年开始,獭兔价格节节攀升,达到了17-20元/斤,利润空间很大,各地纷纷上马养殖,有的政府部门也把这当做了致富利民的好项目,大力宣传推广,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存栏量激增。现在具体的存栏数量不好说,估计最少是去年的2-4倍。在尚村硝染厂有大致的数量,应该更为准确,但这是商业秘密,哪个厂家也不会透露。 $ {9 E- L6 v. Z: h% ] L0 ?# O4 ]/ y+ U
3 [+ M3 |, E7 e7 |5 _
% _' j) A( X3 y8 C }- |1 |/ r& r) P
三是缺乏政府部门的正确指导。如果政府部门了解这个行业,那他的意见就是指导,不了解就成了误导。现在还有不少的新闻媒体从正面报道獭兔养殖,我们网站有时也转载一部分,但我们都在文章前加上一句“养殖有风险,从业须谨慎”。我觉得他们报道的有时片面,这种报道可能出于宣传的需要和政绩的需要。我国的獭兔养殖业处于自生自灭的这么一种状态,没有哪个政府部门来规范指导它。养殖户也渴望的到政府的支持,我曾在一家网站上看到了养殖户的留言,说“现在价格太低了,感到很迷茫,该有部门来规范了”。我个人认为政府部门现在对这个行业在短时间内重视不起来,因为这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从业人数有限。这个行业和养猪、养牛不一样,猪肉、牛奶的价格高了、低了,国家就会出台相关政策来理顺。今年的肉价飞涨,国家就又出台了政策来补贴,增加母猪的存栏数。 7 O6 |; X* H# ?" }( P* B8 R2 k# Z! ^9 c$ o+ x) W; F$ H
在此也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正与肃宁县政府制定毛皮价格指数,獭兔价格也是其中的一项。价格指数出台后会对今后的养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m5 w( V, Q2 s. d% Q% p % ~& I4 m4 w1 P0 w9 `/ O6 Z9 { 4 ?4 K' i# j8 S, s4 p: l7 L
& k- _4 k: Y- a1 Y4 S4 _ D二、近两年獭兔行情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M6 r. Z& b; x+ z+ c: L
& G; R: y$ Z7 n% ^' H. O/ i
裘皮行情的变化,一般是3-5年一个周期,从事养殖的也都知道。獭兔行情的变化也遵循这个规律。我把09年至今的獭兔价格变化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U0 `" F" Z# W! K
7 M5 K! d' H+ Y) u2 E/ @ ; U1 J" E# f; [- e8 F# y) |2 n5 n9 X. X) J6 L' m* q1 q' ^
2009年11月—2010年5月:2009年11月份开始,獭兔价格开始大幅上涨,到5月份时价格达到了高峰。价格上涨的原因:随着金融危机的过去,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得到了好转,裘皮行业也出现了少有的繁荣,对獭兔皮的需求量增加了。但此时的獭兔皮供应紧张,在07-08年得金融危机时,獭兔的存栏量就已经很少了,生产皮张又需要一定的周期,这样就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当时的价格是直线上升的,每天得上涨1-2元,一直持续到5月份。獭兔价格的大幅上涨,极大的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各地纷纷上马獭兔养殖,不少的獭兔被留作了种用,减少了商品兔的出栏,这样就又加剧了供求关系的紧张。) g2 k+ g0 Z5 g" i9 r$ u6 Y
4 C- _3 t% {: O# P X - J; F. r0 J4 O+ J. s ! I$ C$ _, c0 g+ c; M; d( B& r0 ~2010年5-11月份:进入5月份后,由于季节的原因,獭兔皮的质量下降了,价格也有所回落,但是幅度不是很大。在这个时期,獭兔皮的需求是稳中有升的。后来媒体传言“千年严寒”将出现,这给稳定的獭兔行业注射了一针兴奋剂,有报道说,服装加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对獭兔皮的需求增加了,獭兔皮的价格也达到了最高点。1 {5 V4 |* C u' l0 X2 j8 t# I. C
6 T* q& ~. r$ M% f % w" O! U' \' j- t8 \; X0 r 1 L1 o- z+ p" D: k2010年11月-2011年4月:即使需求量再大,毕竟有个数量的限制,11月份以后服装加工企业的需求用量基本结束,对皮张的需求少了,獭兔皮的价格也应声而落,价格急转直下。这个时候去年新上养殖户的獭兔也陆续出栏了。皮张需求的减少,皮张的供应量增加,价格就自然下降。当时獭兔价格下降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另不少的中间商措手不及,赔钱的也不在少数。进入冬季后皮张的质量越来越好,中间商囤积皮张的季节也到了,中间商纷纷购买皮张囤积,价格又有所回升。这时价格的上升不是加工厂的需求增加,二是中间商囤积皮张所致,大量的皮张都积压在中间商手里。春节过后,加工厂少量的订单和打样,对皮张有少量的需求,价格基本处于稳定的状态。: Q' j- F7 K: n4 |2 t* R; m
2 N4 N4 @8 K. ]* G. d
. {5 h/ }' o, |0 U; \3 r
" B/ S: ^8 Z0 c/ X% A. r3 E
2011年4月份至今:进入4月份后,加工厂打样订单告一段落,需求量越来越少。特别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工人工资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央行加息等原因,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外贸出口这块,使企业有了订单不敢接,接了也是短期的和小量的,导致了皮张的用用量很小。外贸出口对裘皮行业的拉动没有指望了。内贸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也使企业不敢放开手脚大量生产。这是这个阶段獭兔皮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a9 w6 [1 ^- i) a
6 B! y; w6 n' G
& P$ K4 c- F: S8 k* u1 m * A5 z0 j1 m; q( R# H7 v上述的因素不单单是影响獭兔皮的价格,整个裘皮行业都受到了影响,现在的裘皮行业还处于低迷期。裘皮原料价格也有高的,银狐皮现在最好的达到了1600元,价格高的原因一是数量少,二是人为炒作的原因,现在大量的皮张还在中间商手中,价格高并不等于销量大。/ p. Z) y7 w4 e6 y" c, u+ R
6 a4 [0 {) v" j5 Q+ Y/ k0 x7 B三、影响今后獭兔皮价格的因素 ( K- P- [8 u+ r ; i. l# H; N1 \. }& N5 d獭兔的存栏量:物以稀为贵,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09年价格的上升是因为数量少的原因。经过两年的发展,我国獭兔的存栏量剧增。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如果不加以控制,会越来越多,这对今后价格的上涨会形成很大的压力。在此也提醒养殖户,现在要适度减少存栏量,没有养殖的也不要在这个时间上马养殖獭兔。% F1 n! p7 f. ~% G+ e9 w+ W, K. `
2 f M& [5 h1 [( i3 z5 [6 m 9 `* }4 T: i; g: I
9 t( X3 k- l. Z7 a中间商手里的皮张:咱们国内目前80%左右的皮张都要流通到尚村进行加工生产。自去年11月到现在,还有相当多的皮张在尚村的加工户手中。这些皮张会对今后价格的上涨形成很大的阻力。 9 @$ S8 L- ~5 n& E& U1 d. i* n7 D+ ^ P
/ J5 I% n+ p, H; V5 ` 1 `6 P* E& J% H去年库存的影响:去年传言的“千年严寒”未能如期而至,加工厂超量采购的皮张和生产的服装有一定量的库存,至少要在20%以上。加工厂对这些成品或半成品决不会弃之不用,他们会合理的利用起来,这对今年的皮张用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 l" S( n. C- ^- P& M3 c( d. ] & W8 c. d2 ^- U9 J+ N) u ) u5 d. k P: L, |5 J# r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