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兔养兔论坛

标题: 大家认为一个合理的种兔舍棚应该是怎样的,给我点建议,谢谢 [打印本页]

作者: 永久兔业~~王哲    时间: 2013-4-27 20:31
标题: 大家认为一个合理的种兔舍棚应该是怎样的,给我点建议,谢谢
你认为一个合理的种兔舍棚应该是怎样的,给我点建议,谢谢

能做到通风好,冬暖夏凉的
作者: 韩信    时间: 2013-4-27 20:49
个人觉得做成半敞开式,方便控制和减少成本!
作者: 富顺大成兔业    时间: 2013-4-28 21:45
我自认为防暑降温该这样,盖石棉瓦呢既经济又实惠,还简单,但不能只是简单的盖石棉瓦,应该在瓦下面垫一层草垫,可以用稻草或野山草,上面再铺瓦,夏天瓦上面再铺层草。再盖遮阳网,四周在配套种点蔓藤植物如南瓜,葡萄之类。把藤全部往房顶上牵,即可遮阴又多了南瓜葡萄收获,两全其美。冬天在用塑料薄膜一盖,即不影响采光还保温。又是两全办法,我扩建就打算这样修,非常适合刚开始起步没多少银子的兔友,经济实惠,效果也不耐,
作者: 永久兔业~~王哲    时间: 2013-4-28 22:17
东兔 发表于 2013-4-27 20:49
个人觉得做成半敞开式,方便控制和减少成本!

材料呢,冬暖夏凉怎么操作,在指点下,谢谢
作者: 永久兔业~~王哲    时间: 2013-4-28 22:18
富顺大成兔业 发表于 2013-4-28 21:45
我自认为防暑降温该这样,盖石棉瓦呢既经济又实惠,还简单,但不能只是简单的盖石棉瓦,应该在瓦下面垫一层 ...

呵呵,谢谢你的建议,我想找寻在好点的,你的这种不敢上人,
作者: 你些年    时间: 2013-4-29 20:36
富顺大成兔业 发表于 2013-4-28 21:45
我自认为防暑降温该这样,盖石棉瓦呢既经济又实惠,还简单,但不能只是简单的盖石棉瓦,应该在瓦下面垫一层 ...

我的兔舍跟你说的一样,你是咋菜光的
作者: 摩天兔业    时间: 2013-4-29 21:48
到石棉瓦厂定制 水泥石棉瓦 强度高  搭好房框  用水泥石棉瓦来做四周的墙 房顶也可以用石棉瓦双层更好  我说的这个是市内养殖    但有一个问题必须重视 那就是大风 框架做结实 这个模式最生钱  (其实框架钢材后期还可以卖的 折旧贬值不多   就当存钱了)
作者: 富顺大成兔业    时间: 2013-4-29 22:03
你些年 发表于 2013-4-29 20:36
我的兔舍跟你说的一样,你是咋菜光的

建面对面为一栋的半敞开兔舍,难道还不好采光吗。
作者: 你些年    时间: 2013-5-6 21:19
富顺大成兔业 发表于 2013-4-29 22:03
建面对面为一栋的半敞开兔舍,难道还不好采光吗。

原来是这样的。我的是面对面连在一起的,是一个疏菜大棚改建的,中间不上石棉瓦又怕下雨,上石棉瓦菜光不行
作者: 你些年    时间: 2013-5-6 21:46
富顺大成兔业 发表于 2013-4-29 22:03
建面对面为一栋的半敞开兔舍,难道还不好采光吗。

是这样,我的是面对面连在一起的,是疏菜大棚改建的。中间上石棉瓦菜光不行,不上下不好办
作者: 你些年    时间: 2013-5-6 21:48
你些年 发表于 2013-5-6 21:46
是这样,我的是面对面连在一起的,是疏菜大棚改建的。中间上石棉瓦菜光不行,不上下不好办

下雨不好办
作者: 放牧者    时间: 2013-5-6 21:49
用彩钢瓦呀便宜也耐用
作者: 放牧者    时间: 2013-5-6 21:50
用彩钢瓦呀便宜也耐用
作者: 放牧者    时间: 2013-5-6 21:50
用彩钢瓦呀便宜也耐用
作者: 富顺大成兔业    时间: 2013-5-7 09:14
放牧者 发表于 2013-5-6 21:50
用彩钢瓦呀便宜也耐用

有多便宜,说下,相比石棉瓦呢?

作者: 你些年    时间: 2013-5-7 20:07
富顺大成兔业 发表于 2013-5-7 09:14
有多便宜,说下,相比石棉瓦呢?

石棉瓦比彩钢瓦便宜多了。我的兔场是30乘10米的总共才花了1万多一点。准备上150只种兔
作者: 放牧者    时间: 2013-5-7 21:44
我刚买的15块钱一平方米
作者: 富顺大成兔业    时间: 2013-5-8 16:34
放牧者 发表于 2013-5-7 21:44
我刚买的15块钱一平方米

厚度呢?光是那个夹层板吗?
作者: 我就爱兔子    时间: 2013-5-9 03:03
2
作者: 孔繁繁    时间: 2013-7-5 22:07
我用的彩钢瓦,等天上图




欢迎光临 东兔养兔论坛 (http://www.rabbit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