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赖松家 |
工作单位 | 四川农业大学 |
职务 |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
社会职务 | 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业分会理事、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分会理事长、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养兔学分会常务理事。 |
简介 | 赖松家,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第二届“雅安市十大杰出青年”。 |
主要业绩 | 主要教学工作:承担本科生《养牛学》、《养兔学》和研究生《动物育种原理和方法》、《高级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主要研究内容:(1)牛、兔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综合技术研究;(2)牛、兔功能基因及表观遗传研究;(3)奶牛胚胎移植及牛繁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主要教学、科研成果:“通过科研实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构建”获2009年度省政府教研成果一等奖,“畜牧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实践-考核有机结合模式构建”,获2001年度省政府教研成果二等奖,指导的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2005、2007年度分别获国家二等奖和三等奖。 主持(研)国家和四川省重大科技项目32项,其中主持26项。研究领域涉及家畜新品种培育、规模化养殖技术、生物技术等。代表性主持项目有“奶牛胚胎移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四川牛新品种选育”,“家兔低纤维日粮性肠炎发生过程中宿主与肠道菌群应答调控的分子机制”、“天府黑兔新品种选育与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荥经长毛兔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应用”、“bINF-τ在奶牛胚胎着床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研究”;主要主研项目有“国家转基因牛培育”、“四川奶业现代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西南奶牛饲养模式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肉兔高效饲养技术研究与示范”、“牛肉及牛副产物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等。近年来,作为主持和主研已取得科学研究成果23项,主持完成项目有:“奶牛胚胎移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对奶牛胚胎移植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产业化示范,“天府黑兔新品系选育”,培育出我国第一个黑色肉兔新品系;“bINF-τ在奶牛胚胎着床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研究”,为国内首次开展该领域研究,以上成果水平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荥经长毛新品系选育研究”项目,成功培养出我国第一个中型细毛毛兔新品系,成果水平国内领先,部分指标国际先进。主研完成了“四川奶业现代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肉牛繁殖、生产新技术综合开发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与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以项目为载体,探索科技推广新模式,积极为“三农”服务,大力推广毛兔、肉兔、肉牛和奶牛新品种及其养殖技术。完成了省、学校下达的“科技三下乡”、“党员先锋工程”培训、“百千致富工程”任务,为“雅安市奶牛胚胎移植”、“ 荥经长毛兔”、“遂宁市肉牛”专家大院首席专家。作为有关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科技顾问,在省内各县(区)及有关大型奶牛场、肉牛场、大型兔型以技术讲座、提供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等形式推广养牛、养兔方面的科技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举行技术讲座600多场次,受训人员20000多人次,发放养牛、养兔各类技术资料20000多份。累计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0多亿元,为发展农村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此,受到了国家、四川省有关部门的奖励。 现已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12篇,重要核心期刊14篇;出版著作9部。获得的科技奖励有:“荥经长毛兔选育与配套技术研究应用”获2006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度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奶牛胚胎移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获2005年度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牛肉及副产物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获2010年度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长江上游低区生态重建与资源开发利用”获2009年度省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东兔 发表于 2013-6-2 22:40
有没有一首歌可以让我不累
欢迎光临 东兔养兔论坛 (http://www.rabbit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