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转发中国兔业的一篇文章(作者好像是谷子林博士)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404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政策法规] 转发中国兔业的一篇文章(作者好像是谷子林博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11:0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向规模化养兔要最大效益
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8-4-16 9:35:21)
 
规模化的概念
  养殖规模是指养殖数量的范围,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而,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比如,解放初期,在我国一个基础母兔30只的兔场可称为规模型兔场;八十年代以前,50~100只基础母兔的兔场也能称为规模兔场。但是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养兔业的快速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基础种兔数百只,甚至千只以上的兔场屡见不鲜。因而,对养殖规模数量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
  规模养殖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比如,在养兔发达的地区,饲养数百只的兔场可能比比皆是,谈不上是规模。而在一个养兔欠发达的地区,饲养量不足百只的兔场也可能成为当地的规模化兔场。
  到目前为止,没有明确多大的兔场算作规模化兔场,也没有明确规定是以基础母兔为标准,还是以出栏的商品兔为依据,或是以经济效益为评价的基础。因此,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数量范围和确切的概念。
  本文所说的家兔规模化养殖,是针对我国养兔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毛兔、肉兔,还是皮兔养殖,都取得丰硕成果,养殖数量和兔产品产量及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科学养兔技术得到一定普及,兔业产业化的雏形基本形成,公司十农户的格局基本建立。因此,规模化养殖,既要考虑兔场基础种兔的数量和向社会提供兔产品的数量,还要考虑经济效益状况。对于肉兔和獭兔来说,规模 的最低底线———基础母兔300只,年出栏商品兔6000只以上,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兔场。更主要指那些在单位种兔或单位面积的兔舍内,集中投入较多的人力、技术和资金,获取单位兔高产出时的更大规模的集约化兔场。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由局部到整体,从单一到综合,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畜牧生产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伴随国内外市场对兔产品数量的扩大和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传统的养殖和小规模经营方式已不相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必将成为养兔业的发展方向。
  纵观世界养兔业的发展史,那些养兔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即以家庭自养自食为主的自给型生产阶段,即副业型生产阶段,多利用庭院的闲散房舍,就地取材。其生产规模小,产品产出量少,生产方式原始,技术落后;第二阶段,在满足家庭需要的同时,利用剩余劳动力扩大养兔规模,向市场提供部分商品的兼业型商品生产阶段。这一阶段的生产规模较第一阶段有较大幅度提高,生技术也有有一定进步,但对于一个单位兔场的业主来说,养兔的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第三阶段,即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生产阶段。不仅表现在规模的扩大,更体现在科技含量的提高,经营模式的改变,养兔由家庭型变为企业型,将养兔与社会融为一体。每个兔业生产企业成为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一环链条。
  1规模化养兔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
  规模化养兔与传统的家庭小规模养兔表面上可能仅仅表现在数量的扩大,其实无论是经营方向和方式,还是养殖内涵和外延,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传统小规模养兔,粗放饲养,谈不上多高的科技含量。规模化养殖是在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事物,因为规模化养兔伴随标准化和集约化,是以高科技为技术支撑的。首先,品种优良化或配套化,依靠优良品种和技术成果;其次,配合饲料全价化,依靠动物营养科学和饲料科学的发展;第三,繁殖技术规范化,靠动物繁殖理论和繁殖技术的进步;第四,饲养管理模式化,依赖于家兔生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成果;第五,环境控制科学化,需要兔场的设计和兔舍的建筑与家兔生物学特性的有机结合;第六,疫病防治程序化,依赖于高效疫苗的研制和特效药物的开发等等。离开了科技的进步,规模化养兔很难发展。
  2规模化养兔促进科技进步和效益提高。
  规模养兔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比如:良种推广、配合饲料、疫病控制、科学饲养管理等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科技进步促进养兔效益的提高,养兔效益提高推动了规模经营的发展,规模生产的发展又推动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规模养兔有利于抵御市场风险。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小打小闹,虽然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但往往形成随波逐流。市场看好时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市场疲软时,杀兔改行,大冷大热,在市场波动中大受损失。相反,规模化经营,特别是以产业化为基础的规模经营,具有较强的市场承受能力。当市场波动时,一方面通过选优去劣,压缩规模,提高种群质量和生产性能,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链内部不同环节之间的利益再分配,以丰补欠,共度难关,将生产波动和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规模化养兔是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如果说将养兔的副业型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兼业型商品生产阶段为中级阶段,那么,以集约化、标准化为特征的家兔规模化养殖为高级阶段。这一阶段与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多少,主要特征是把养兔形成一个产业,即以兔为核心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有机结合,产前围绕产中服务,产后为产中解决归宿。产业化的形成,规模养殖是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规模化养兔是全球一体化的需求。
  科技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世界贸易组织,使全球经济成为一体。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每个国家或地区,发挥自己的优势,组织生产,为他国服务。反过来,也享受世界其他国家的劳动成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是家兔生产的优势国家,兔产品不仅要满足本国国民的需要,更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可以获得较高的附加值,高额的利润。欲打入国际市场并占领国际市场,必须实现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和优质化,因而要求养殖的规模化、规范化和集约化。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事家兔生产的企业家和科技人员,从没有间断对规模养兔道路的探索。也可以说,我国规模养兔处于起步或探索阶段,从中不乏有成功的范例,更有失败的教训。笔者曾经对不同规模兔场生产效率作了调查,查阅了国内规模兔场的一些相关资料,其数据值得研究。
  1不同规模兔场生产效率。
  笔者对上百个不同规模的兔场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随着养兔规模的扩大,每只母兔的年繁殖胎数减少,仔兔成活率和商品兔出栏率降低,每只种兔的药物支出增加,养殖效益下降。从综合情况看。饲养基础母兔10只~100 只以内的差异较小,平均每只母兔年产5.5胎左右,平均产仔40只左右,年出栏商品兔33~35只,总成活率84.47%,而100只以上的兔场以上指标急剧下降,但300只以上基本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即年产仔4.5胎左右,年出栏商品兔22只左右,总成活率70%左右。而药费开支随着基础母兔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到100只以内控制在5元以下,而300只以上的兔场每只母兔年均费开支在10元以上。
表1 不同规模屠场生产效率调查统计表
规模
(基础母兔)
年产胎数
(胎)
年产仔兔数
(只)
年断奶仔兔数
(只)
断乳成活率
(%)
年出栏商品兔数
(只)
育成率
(%)
药费开支
(元/只母兔/年)
10-30
5.63
41.38
38.36
92.70
35.01
91.27
2.56
30-50
5.56
40.20
37.41
93.06
34.17
91.35
3.28
50-100
5.49
38.96
36.63
91.90
33.41
91.22
3.66
100-200
5.17
37.79
33.38
88.33
29.62
88.74
5.82
200-300
4.74
34.74
30.31
87.25
26.14
88.23
8.67
300-500
4.46
31.16
26.20
84.08
22.31
85.15
10.65
500以上
4.33
31.14
25.79
82.29
21.50
83.37
14.19
  2规模化兔场主要疾病及其主要病原
  浙江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佟承刚研究员(1997)曾经对规模化兔场的发病情况和病原菌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其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浙江嵊州某大型兔场1988~1990年3年的兔群情况进行研究,总饲养量4296只,检查出各类病兔9655只,平均发病率28.1%,死亡率18.1%,其中炎兔死亡率占总死亡数的35.4%,腹泻兔的死亡率为22.6%。可见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是规模型兔场的主要疾病。
  通过对病原的分离,发现鼻炎主要病原微生物有波氏杆菌、绿脓杆菌、巴氏杆菌、变形杆菌等。对鼻腔深层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先后检查177个样品,分离出波氏杆菌69株,占38.9%,巴氏杆菌14株,占7.9%,绿脓杆菌20株,占11.3%,变形杆菌6株,占3.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117株,占66.1%。其他还分离到蜡样芽胞杆菌、脑膜脓毒黄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对鼻炎严重患兔气管粘膜分泌物接种培养结果,属于波氏杆菌的有13株,占39.4%,巴氏杆菌5株,为15.2%,绿脓杆菌2株为6.1%,葡萄球菌16株,占48.5%;对分离的病原菌经家兔、豚鼠及小白鼠人工感染发病试验,除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脑膜脓毒黄杆菌未能引起发病外,其他各菌均致试验动物发病死亡,并能从死亡动物体内回收到相同的细菌。对123例腹泻病死亡兔检查结果,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89株,占72.3%,魏氏梭菌11株,占8.9%。其他还分离到傒旋形梭状芽胞株菌、嗜水气单胞杆菌、毛样芽胞杆菌、绿脓杆菌和肠球菌等,结果表明腹泻病因是复杂的,但以大肠杆菌为主。
  此外,造成规模兔场重大损失的疾病还有兔瘟、球虫病、霉菌毒素中毒和真菌病。尤其是真菌病,造成一些兔场全军覆灭,对规模型兔场造成巨大的威胁。
  3规模化集约化兔场失败的典型实例。
  我国一些地方曾经投巨资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养兔。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兔场多以失败而告终。其中先后投巨资在北京和辽宁锦州兴建的大型现代化集约化兔场专家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一流的种兔,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房舍,其自动化程度之高,可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媲美。但好景不长,没有给国家带来荣誉,没有给企业带来效益,也没有给社会带来财富,仅一时轰动之后,很快全群覆灭。
  发生在东北地区甘南獭兔星火项目,其分三批引进种兔800多只,推广种兔6000多只,建立分厂19个,发展207个专业示范户,最高存栏5万只,总饲养量10万只。从1986年4月1开始到1989年12月,历经三年零八个月后宣布失败。
  黑龙江省双城市外贸局创办的“龙华畜产有限公司”,1994年6月,从法国巴黎引进了布列塔尼亚配套系种兔600只,其中祖代200只,父母代400只。在较短的时间内兔场存养种兔上万只。经过3年多的运作先后投资2900多万元。于1997年秋天,在步履维艰中结束了它的短暂的历史使命。
  从以上几个实例可以看出,规模养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是传统家庭小规模兔场在养殖数量上的扩大。从那些失败的教训中我们应该看到,规模养兔的难点一是技术因素,二是管理因素,三是社会因素。不同的兔场失败的原因尽管不同,无论那一方面出了问题,都将给规模化养兔造成致命的打击。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笔者将我国规模化养兔难点或规模化兔场失败的原因细化为以下九个方面:
  1小环境因素。
  规模养兔与传统养兔的最大不同点之一是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谓小环境,主要指家兔生存空间的小气候指标,比如:湿度、温度、通风、光照、噪音、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等。根据笔者的调查,我国规模型兔场,在环境的控制方面大多数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高密度饲养和通风不良带来的高湿度,气体污浊和有害微生物浓度的增加,使兔舍小气候恶化而导致家兔抗病力降低,给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根据山东农业大学刘宏峰、李福昌等(2002)对室内笼养和室外饲养的规模化兔场环境指标的测定,主要结果如下:
表2 室内和室外规模兔场环境卫生指标测定结果
类别
空气中的微生物
(个/L)
空气中的氨
(毫克/立方米)
大气湿度
(%)
光照强度
(Lx)
土壤微生物
(个/100克)
室内
21858
0.53
61.76
28.67
84.00
室外
20829
0.31
50.53
39.67
30.00
市内比室外
(%)
+4.94
+70.79
+22.22
-38.37
+180
  以上几个主要环境卫生指标表明室内规模养兔环境恶化程度,说明强化环境控制,优化兔舍环境是规模养兔的重要环节。
  此外,根据笔者对国内规模兔场饲养密度的调查,多数兔场采用三层重叠式兔笼,一般每平方兔舍使用面积饲养种兔2.31只(谷子林,2001),而国外养兔发达国家种兔多采用单层悬挂式或双层阶梯、半阶梯式,很小采用三层重叠式。饲养密度增加,造成小气候的恶化,是导致规模兔场生产性能低下和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2饲料因素。
  规模养兔对饲料和营养的依赖性很强,在这些方面很易出现问题。比如:配方设计不合理,营养不平衡,饲料原料或配方的突然更换,饲料含有有毒成分,滥用药物等,都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国饲草资源极其丰富,但是规模化兔场最大的困难就是粗饲料不能很好解决。这是由于规模化兔场粗饲料需要量大,而且需要四季稳定提供。但由于粗饲料种类多,质量差异大,质地蓬松,贮存困难,容易经受风雪雨霜侵袭而质量受到影响,特别是容易发霉变质,造成家兔中毒死亡。根据笔者了解,几乎百分之百的规模兔场都或多或少地在饲料方面出现过问题。
  3种源因素。
  规模化养兔对于种兔的规格提出很高的要求:优良的品种,标准的种兔、健康的种群,这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兔场高效生产的先决条件。遗憾的是,我们目前还很难实现这一要求。特别是健康兔群很难达到。有的兔场购入了健康的,但很快就陷入疫病不断的泥坑中。
  优质的种源,优质的环境和优质的管理,是规模化兔场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4技术因素。
  养兔本身就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规模化养兔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品种的选育和繁殖,还是饲料的选取用和配方的设计,或是日常的饲养管理规范和防疫程序的制定与实施,都要求很高的科技含量。要求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过硬而献身的饲养人员,适用的疫病和环境检测手段,以及各技术环节的相互衔接和配套。事实上,目前我国的一些兔场,无论在技术的硬件方面,还是在软件方面,很难适应规模化养兔的技术要求。
  5场舍因素。
  场址的选择,建筑物的布局,兔舍的设计和设备的选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规模化兔场工作效率的高低,经济效益的多少,甚至养殖的成败。生产中,一些兔场往往忽视场址选择的重要性,如地势高低、周围环境、主导风向、水源电力,是否有利于防疫,是否有利于家兔生产和人员工作及生活等;忽视了建筑物分区原则(生活福利区、工作管理区、家兔生产区和防疫隔离区),特别是清洁道和污染道的区分;忽视了兔舍建筑的基本参数,如兔舍的朝向、长度、高度、跨度和间距,门窗的大小、高低和布局,粪便沟的宽窄、坡度和光滑度,墙体和地面材料、厚度和防腐、防潮、保温设计;忽略了兔笼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QQ 40624992的选用等等。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规模兔场的效果和效益。
  6疾病因素。
  笔者调查,随着兔群规模的扩大,疾病发病率逐渐提高,预防的难度加大。其中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为主,真菌性传染病逐年增加,而主要的疾病(如兔瘟)和常见的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疥癣病)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在疾病发生的分析中发现,条件致病菌导致的疾病上升,这与饲养管理和兔舍的小气候恶化不无关系。在笔者所了解到的规模化兔场中,大多数都被疾病所困饶。
  7管理因素。
  分析我国规模兔场投资者的组成不难发现,真正以养兔起家的老板比例并不多见,而从事其他行业转产养兔的占据多数。其优点是具有资金优势,也可能有从事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意识。但是,养兔企业的管理不同于工业、种植业和加工业,它面对的是每天要张嘴采食、饮水、排粪排尿,繁衍后代和生长发育的非常娇气的兔子,面对思想各异、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活生生的饲养人员。兔业企业的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科学有效的组织兔业生产。能否调动每个饲养员的积极性,能否在短期内提高饲养员的操作技能,是养好家兔的关键。也就是说,要养好兔,先管好人。而很多管理者不懂得家兔,不善于管理,往往违背科学,盲目决策而造成重大失误。
  8市场因素。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入,市场在调节余缺,平仰物价当前起到主导作用。特别是像家兔产品这样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产业,市场的波动是经常的,小起小落,大起大落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低潮期间,小规模兔场可以杀兔倒笼,洗手不干,其损失不大。但是对于规模型兔场,如此大的投资和心血,很难作出洗手不干的抉择。而在持续的低潮中硬着头皮坚持,在经济实力尚不雄厚的企业很容易招架不住。因此,大贷款,大投资,大手大脚的单一经营而没有形成产业化的规模养兔企业很容易在市场的波动中翻船。
  9社会因素。
  养兔是致富百姓的事情,因而在我国养兔与****有着密切关系。无容置疑,各级****在我国兔业的发展中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支持和领导。但是,在一些具体事情上的有的地方过多干预,也是造成规模化兔场失败原因之一。特别是那些带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规模化养兔企业的失败,与此不无关系。上面所提到的黑龙江龙华公司就是典型的实例。

  规模化养兔是产业化必经之路,规模养兔需要一系列苛刻的条件,规模养兔需要技术支撑、经济支撑和市场支撑。过去的实践证明,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效益降低,大型企业失败的风险增加。那么中国的规模养兔是否还要发展?如何发展?笔者认为,面对中国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饲草饲料资源、场地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气候资源,充分利用国家的产业***和****的一系列优惠***,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走中国特色的规模养兔之路。下面几点供参考:
  1公司+基地+农户。小群体,大规模,克服高密度大群体的种种弊端,扬长避短。
  2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抓龙头企业,一头抓加工和市场,疏通渠道,形成产业。
  3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无公害绿色兔业,扩大两个市场,实现持续发展。
  4联合科技公关,解决规模化养兔的关键技术,在短期内摸索实用化的规模养兔配套技术,包括兔舍建筑,环境控制、营养水平和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程序、繁育程序、免疫程序;在较短的时间内,筛选适宜的、规模养殖的品种、品系、组合和配套系。
  5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兔业企业家,利用网络扶植和树立一批成功的规模养兔企业。
  目前我国家兔养殖业正处于一个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由小规模散养型向规模化、由家庭副业向专业化、由传统型向科学化方向过度时期。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说,我国规模化养兔刚刚开始,它是一项长期的战斗任务。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规模化养兔的水平还将不断的提升。让我们认真吸取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团结一致,积极探索,扎实工作,为我国兔业光明的明天奋斗。
文章编辑:hellen
文章来源:中国兔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沙发
发表于 2009-3-9 19:05:25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太好了。。。。。。顶一下:victory:
板凳
发表于 2009-3-9 20:56:46 | 只看该作者
分析得很好,顶一下.
4
发表于 2009-4-1 20:40:48 | 只看该作者
很值得思考的好帖!
5
发表于 2009-4-1 20:48: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谢谢
6
发表于 2009-4-1 22:21:26 | 只看该作者
高瞻远瞩的总结了兔业的过去、现在、将来。从宏观到微观、从硬件到软件、从初级到高级指明了养兔业的基础、条件、问题、方法和方向!
受益匪浅!学习学习再学习了!
7
发表于 2009-4-8 16:58:44 | 只看该作者
是啊,顶一下……
8
发表于 2009-4-8 20:26:08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太好了,:victory:
9
发表于 2009-4-8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好呀
10
发表于 2009-4-17 14:45:50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学习了!!很好!顶了!
11
发表于 2009-4-17 19:02:41 | 只看该作者
请大家说一些实际的话吧,不要尽是顶啊 好啊 之类的  影响正常的回帖啊~!


表1 不同规模屠场生产效率调查统计表

不知道这个表是谷博士什么时候统计的啊  如果是近2年来的话,那确实是太恐怖了,我正准备吧规模扩建到700只母兔,表上说500只以上的断乳成活率只有82.29  这个是我绝对无法接受的,我不认为我的水平能很高,只是一般的水平!

我想,把700只母兔隔离成三个独立空间,然后找人完全按照我现在的程序走,难道也不行吗?
12
发表于 2009-4-22 20:26:08 | 只看该作者
好啊,不错啊
13
发表于 2009-4-22 20:33:1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啊,说得GOOD
14
发表于 2009-5-15 22:53:45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
15
发表于 2009-5-16 00:26:3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章现在太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4-6-7 12: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