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中小型兔场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0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小型兔场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6:47:45 | 只看该作者

中小型兔场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山西省汾阳市 王功胜    2004-1-2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是养殖场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一些养殖场的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和技术管理不协调,许多影响效益的问题往往被忽视,使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下面以中小型兔场为例谈谈我们粗浅看法,供农民朋友参考。
    一、饲养规模 何谓大型、中型和小型养殖场,目前没有严格的界定。就养兔而言,习惯上,将饲养基础母兔100只以下的称作小型兔场,基础母兔1000只以上称作大型兔场,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中型免场。目前,我国以中小型兔场为主,尤其是饲养100只以下基础母兔的家庭兔场占据绝对优势。
    饲养多大规模成本低.效益高,我们曾经进行过调查。从单位种兔产出量而言,有随基础母兔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即规模越大,单位产出量越低。小型龟场(兼业型)基础母兔30~50只效益最高。而对于中型兔场,基础母兔300~500只的基础规模效果较好。分析表明,小型兔场,非专业性养鬼,基本上是以业余时间和辅助劳力为主,30~50只基础母兔所需要的工作量,约为1/2个劳动力,一般家庭在不误农活的情况下可以负担。但超过这一数量,管理往往达不到应有的精细。而过小的规模,经济效益甚微,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中型兔场而言,一般为专业性养殖,由于从业者步为非专业人员,即多由其他行业改转而来,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加之我国养殖场总体的环境控制能力较基,规模越大,失误的可能性和发病的危险性越大。
    二、种兔利用年限 种兔的寿命、可繁期和最佳利用期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对于家兔来说,其寿命一般可达8~10年,可繁期4~5年,而最佳利用期1~2年。一般而官,家兔3~4个月性成熟,在我国农村饲养条件下,6月龄进入繁殖期,在第一个繁殖年生产能力最强,以后每年约下降20%~30%。葬兔发达国家,一般种兔的利用年限为一年。在这一年内,充分利用种兔繁殖力强,体能恢复快的优势,采取频密繁殖,年产仔8胎戊 8胎以上。利用期结束后立即淘汰,以新培育的青年种兔补充到基础群。这种生产管理模式的效率是很高的。由于我国多数兔场的环境控制能力有限,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很难给种兔提供最适的条件(温度15℃~25℃),因而,不得不停止繁殖。这样,年繁殖胎数在5~6胎。在这种情况下,种兔的利用时间以 1.5~2年为宜。延长利用期,似乎是有效利用了种兔,其实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三、种兔的性别比例 对于家兔而言,在自然配种条件下,公母比例约为 1:8~10,授精务件下约为1:80~100。但目前我国多数种兔场向外出售种兔,均按照组出场,每组一般4只,即1公3母,一般中小型兔场的公母比例严重失调。据我们调查,在小型兔场,牛敷以上公母比例为1:4~5,而按标准配比的不足20%。对于中型兔场,合格的也不足 50%。以一只种公兔曰消耗饲料150支计算,一年的饲料用量为54~75千克.每千克饲料为1元计算,饲料费用54.75元;每只种兔的年防疫费5~8元(包括注射疫苗,预防投药和消毒),设备折旧8~10元,人工费用50元(每人饲养种兔定额120只,月薪500元,折合每只种兔的人工费用为50元)。如此计算,多养一只种公兔年可增加费用120元左右,是一笔可观的数字。这仅仅是表面上的捐失。由于种公兔数量过多,使优良的种公兔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造成的间接损失要比120元大得多。
    四、管理模式 不同的管理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和效率。有一家种兔场,饲养种兔408只,其中种公兔48只,种母兔360只。起初雇用6个饲养员饲养.每人饲养基础母兔60只,种公兔8只,实行月薪制,每人500元,没有明确任务指标,完全大锅饭,这样饲养一年,平均每只种母兔提供合格种兔(9月龄2千克以上的种兔)13.5只,每人年提供合格种兔810只,折合每只合格种兔的人工成本7.4元。同时年花费的医药赞近6000元。每只种兔折合医药费14.7元。兔场不但没有赢利,还亏了上万元。后来,改用新的管理模式,解聘了两个饲养员,保留了4个责任心强的饲养员,并增加了他们的饲养量,每人基本工资200元。每提供一只种兔增加奖励工资3.5元。这样试行一年,平均每只基础母兔年提供合格种兔30只,效率提高了一倍;每个饲养员年提供合格种兔3060只,效率增加了2.78倍。饲养员的工资大锅饭时有500元,现在平均达到了1092.5元,收入增加一倍多。每只合格种兔的人工成本由上年的7.4降到4.28元,降低了42.16%。兔场的年医药费用开支为上年的46%,兔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以上实例说明,养兔生产中,饲养员是决定的因素。只要政策制定好,起到激励上进的作用,就能调动每个饲养人员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
      
摘自:《北京农业实用技术博览》2003.
沙发
发表于 2006-5-2 17:57:2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有这个打算的 现在正在论证。看了这个资料后可作为参考。但这都是三年前的数据了,不知有没有过时。
板凳
发表于 2006-5-3 10:27:45 | 只看该作者
资料不成在过时的说法,他只能做为借鉴参考,个人的情况还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因人制宜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4-6-10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