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把实用技术送到山沟沟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8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把实用技术送到山沟沟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2 13:57:35 | 只看该作者

把实用技术送到山沟沟里

一校一地,一院一镇,西南大学扎根农村开展校地合作——
把实用技术送到山沟沟里

本报记者 胡航宇 通讯员 蔡斐


  “养了这么多年蜂,从来没有这么赚钱过。”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宾镇桥北村的农民们扳着指头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一群意大利西蜂年收入差不多在800至1200元。”

  “这可多亏了西南大学的科技支持啊。”养蜂致富的农民马培江由衷地感谢道。

  据介绍,3年来,通过西南大学“扎根农村”的科技帮助,石柱农村经济每年都以年均13﹪的增幅递增,农民收入也大幅上涨。而西南大学这种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与石柱地方==共同推进科技扶贫的模式,也被有关“三农”专家亲切地称之为“石柱模式”。

  一校一地扎根地方实施科技扶贫

  农业技术扶贫下一步该怎么走?传统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究竟给农民带来多大的实际收益?2002年,这些问题成为摆在西南大学校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学校决定成立校地合作处,并把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选择为合作对象,在石柱设校地合作办公室,派人长期驻扎。西南大学校长王小佳还特地下了“军令状”——“看不到变化或者变化不大,科技扶贫者都不能拍屁股走人。”

  2003年9月,西南大学和石柱共同启动“石柱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开始了高校科技扶贫新模式的探索。

  石柱地处重庆东部,是一个集少数民族、三峡库区移民、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为一体的农业弱县。农业的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科技含量低、农民科学素质低,一直是困扰当地==的难题。

  “扎到山沟沟里去。”西南大学先是选派了14名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各学科专家教授进行实地调研。习惯了校园生活的专家们爬山路、走田坎、入农户、作考察,花费10个月硬是编写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绿色生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把绿色生态产业当作支持农民甩掉“贫困帽子”的致富途径。

  通过“示范几户,带动一村;示范一村,带动一镇”,石柱辣椒、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种植、蚕桑、长毛兔养殖、优质作物育种等7个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很快就开展起来。

  与此同时,西南大学认识到,只有把“输血模式”改造成“造血模式”,培养“土专家”,才能建立起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源泉。于是,学校又承担起地方科技人才培养的任务。据统计,近3年来,西南大学在石柱各乡镇举办了蚕桑、辣椒、食用菌、养蜂等农业技术培训班30多期,培训乡镇、村社干部和技术骨干3000多人次。截至去年12月底,学校赴石柱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达1200多人次、共5000多个工作曰。

  一院一镇因地制宜推进地方产业

  在学校相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南大学12个和农业相关的学院分别与石柱的12个乡镇开展“1+1”的对接帮扶工作。

  2003年校地合作启动时,石柱传统的蚕桑业正全面萎缩。当地蚕农认为蚕桑前景暗淡,砍桑弃蚕成为农村的普遍现象。“勤养猪,细养蚕,20多天见现钱”。在石柱临溪镇大进村,西南大学蚕桑专家林元吉、陈仁方先是和乡亲们摆起了“龙门阵”,接着又给乡亲们讲起了“技术经”,“要做到小蚕不打挤,大蚕不背蚕,稀得密不得……”

  听得津津有味的蚕农们打消了砍桑弃蚕的念头,有的蚕农说:“我们栽桑养蚕,就是缺乏技术,蚕容易得病,没有多大效益。今天听了两位教授的讲课,我们心里踏实了,明年会有好收成的。”现在,在对接的临溪镇和马武镇,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开展了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试验,结合退耕还林的土地,新建“桑—蚕—草—兔—菇—气型高效生态桑园”1000余亩,蚕农年增加收入超过100万元。

  园艺园林学院也从全国引进32个辣椒新品种,在石柱建立辣椒品种资源库,原来只种几百亩辣椒,如今,石柱优质辣椒种植基地已经发展到近10万亩,成为重庆市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直接给4万多农户增加了4000多万元的收入。

  “这两年,石柱的农民每年纯收入增加了200元,其中贫困人口增加100元,贫困人口以每年5000人的数量递减,这与这一批农业产业项目的建设有直接关系。”石柱县扶贫办主任蒋志才说。

  一人一行发挥优势打造特色项目

  根据石柱县地方发展的需要,西南大学专门组建了一支身体好、专业优、肯奉献的老专家顾问团——“晚霞”专家组,深入开展重点产业的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打造当地的特色产业。

  石柱的长毛兔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夏季仔兔死亡率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难题。承担全县种兔供应的石柱县种兔场遇到了尴尬的场面:2004年4月至5月的一个多月里,种兔场的种兔开始大量死亡,“少的时候一天死一二十只,多的时候一天死四十多只”,种兔场场长谭智忠说。

  西南大学校地合作处立即派73岁的老教授冯昌荣深入调研。冯昌荣判断,长毛兔死亡是受到某种病菌的袭击引发的,他按照传统中医的“平衡疗法”,自己配制出防治长毛兔高死亡率的药剂免费给农民使用。结果,用药一两个星期后,长毛兔的死亡率就下降到3%左右。在他的指导下,石柱县长毛兔养殖中夏季仔兔死亡率高、秋季母兔受孕率低、冬季存栏兔体质弱等三大难题都得到了解决。

  谭场长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他的养殖场现有种兔2500只,去年7月到11月共销售了900多对仔兔,仅此一项就增收六七万元。

  在石柱的山沟里,活跃着的老专家远不止冯昌荣一个,教授林元吉、邓先明都是石柱农民田间地头的“熟悉面孔”。70多岁的何庆帮是研究食用菌的专家,去年他特地把石柱县南宾镇城东村的食用菌栽培示范户接到西南大学,指导他们成功栽培灵芝、冬虫夏草等好几种名贵菌类。

  临溪镇党委书记谭冬军深有感触地说:“西南大学科技扶贫给农村基层干部带来了精神,给农民带来了实惠,给农村带来了技术,给农业带来了希望。”

  《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0曰第1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4-6-7 14: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