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规模兔场怎样办?!!!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46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规模兔场怎样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0:5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规模兔场的常见病防治

                                         作者:清徐常福俊      



 一个规模兔场主要按照免疫程序,注射好兔瘟、巴氏、魏氏三个病的防疫。其次按兔子营养需要做好全价营养颗粒饲料;禁止喂发霉饲料。一个兔场只要饲料稳定下来,兔群就会稳定下来。兔病与鸡、猪病相比较少。但是兔子是娇嫩动物,抵抗力差;万一兔子患病就很难治愈。如猪拉稀2~3天不会死,兔子拉稀2~3小时就要死亡。因此兔场搞好防疫卫生,做好饲养管理特别重要,还要做到及时检查,及时治疗。

  通过多年办场实践,兔子的病初步统计60多个,但是着重抓好八大常见病防治工作,兔场就能达到安全生产,兔场就能正常健康发展。

  一、兔瘟

  首免:40日龄肌肉注射兔瘟疫?SPANlang=EN-US>1.5毫升。

  加强免疫:60日龄肌肉注射兔瘟疫苗1毫升。

  成年兔每五个月注射一次,每次注射1.5毫升。

  二、巴氏杆菌病

  预防:注射兔瘟与巴氏二联苗。每50公斤饲料加喹乙醇20~30克(喂青草可增至30克)。

  治疗:1、肌肉注射兔病快康,每公斤体重0.1~0.2毫升,一日二次,连用3天。

  2、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毫克,一日二次,连用3天。

  3、氟苯尼卡:每50公斤水加10克,连用3~5天。怀孕母兔和乳兔禁用。

  三、魏氏梭菌病

  预防:采用三联兔瘟、巴氏、魏氏肌肉注射。每50公斤饲料中加喹乙醇20~30克,长期服用。

  治疗:1、用粘杆合素每50公斤饲料中添加25克,连喂3~5天。

  2、肌肉注射蟾毒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一天一次,连用2~3天(江西期沃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四、波氏杆菌病

  预防:每50公斤饲料添加喹乙醇20~30克,长期服用。

  治疗:1、宝利健散剂一包50克拌40公斤饲料中,连用3~5天(本药系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兽药厂生产)。

  2、肌肉注射蟾毒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一天一次,连用2~3天(江西期沃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五、疥癣病

  1、灭虫丁: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0.2毫升(江苏农科院生产)。

  2、伊维菌素每吨饲料加1000克,连用一周,停10天,再服一周。

  3、皮癣康:外搽一日一次,连用10~15天(江苏农科院生产)。

  六、真菌病

  1、灰黄霉素:每吨饲料加250克,连服3天,停7天,再服3天。

  2、兔霉净:每瓶10毫升加10公斤水,喷雾(江苏农科院生产)。

  3、皮复康溶解于20毫升水,大兔肌注1毫升,小兔0.5毫升(浙江农科院生产)。

  七、腹泻病

  1、饮水问题:冬春季节水温过低和水源污染。

  2、饲料问题:喂发霉饲料和高能、高蛋白的饲料。

  3、细菌感染:(1)肌肉注射穿心莲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亳升,一日二次,连用2~3天。(2)100公斤水加氟苯尼卡20克,连用3~5天。

  4、病毒引起腹泻:(1)肌肉注射畜毒清每公斤体重0.5毫升,一日1~2次。

  (2)100公斤水加百毒杀50毫升,连饮3~5天。

  八、消化不良

  主要发生断奶至二个月龄的仔兔,原因是消化系统发育不全,缺少消化酶。

  (1)每50公斤饲料中加复合酶100克,长期服用。(2)禁喂高能高蛋白饲料,做到多餐量少。

[ 本帖最后由 肉兔基地7 于 1-4 11:51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1:03:10 | 只看该作者

规模兔场注重解决三大顽疾! 转贴!!!

 近段时间,笔者走访了江苏、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的一些规模性养兔场,发现这些养殖场或多或少地存在几个问题:
一、兔子大肚子病
  得此病的大多为断奶后的幼兔,肚胀,毛色粗乱无光,粪便干硬或胶冻样粪便,病兔口腔温度降低、流涎,用手触摸腹部感到幼兔胃肠高度胀气,肠蠕动消失、盲肠秘结,解剖可看到直肠胀气,粪球呈不规则状,盲肠秘结,小肠轻度出血,肠内部充满黄色或浅红色液体,胃部有黑色溃疡斑出现,肝脏淤血,胆囊充盈,肺部有深红色出血斑,病兔病程较短,一般在2-3天内死亡。病因有以下几点:
  1、饲料原材料轻度霉变:玉米、大麦、粕、花生饼等发生轻度霉变,用这些原材料制做的饲料喂兔后,一般不是马上就能见到症状,当兔子采食20-30天后,症状便会出现,幼兔发生盲肠秘结、肚胀,怀孕母兔发生死胎、流产等,由于肠道不通,从而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引发大肠杆菌暴发,从而导致兔子急性死亡。
  2、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有很多养兔者不会计算饲料配方,不知道幼兔到底需要多高的营养,种兔需要多高的营养,配比饲料时只是凭着想当然去做,结果配成的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幼兔特别是3斤左右的兔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贪食,拼命吃料,天气暖和时还好些,一旦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幼兔吃食后便挤卧一起,从而引起消化不良,胃积食、扩张,盲肠秘结、拉稀、便秘等,从而引发本病的发生。
  本病预防应从饲料和管理两方面着手,严把饲料原材料关,严防霉变饲草等加工成饲料,请专家或有养殖经验的技术人员设计出合理的饲料配方;要合理安排好饲喂的时间和次数。夏季天热时,上午要早喂,下午要晚喂;冬季,上午要晚喂,下午要早喂等。
  治疗:1、对于由轻度霉变饲料引起的,应该给兔停料,喂草,加强运动,症状较轻的用制霉菌素和多酶片再配以复合维生素B进行口服治疗,用药量的多少要依兔子的大小而定。
  2、胃积食者,除停料运动外,可口服胃复安3片+消胀片3片,口服2次/天,1-2天,胃胀气者可加大消涨片的用量。
  3、拉稀、排胶冻样粘液者,可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黄芪多糖等药物,给兔子肌注,大兔子各lml,小兔减半,每天1次,1-2天即可。
二、幼兔死亡率高
  幼兔死亡率高特别是3斤左右的幼兔,究其原因应该是:1、饲料配方设计不合理,导致兔子营养不良。2、管理上:①母兔怀孕时胎儿发育不良,产后母兔体弱无奶或少奶,导致仔兔发育不良、体弱多病,断奶后其死亡率增高。②母兔带仔兔过多,仔兔发育不良,断奶时体重过低,抗病能力差,一旦遇到环境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便可导致幼兔大量死亡。
  预防:1、合理的饲料配方。2、管理上:①母兔怀孕10天后饲喂量要逐渐增加上去,直到母兔吃到十成饱,产前产后3天要把饲喂量减半,产后3天,饲喂量要逐步增加上去,直到母兔吃到十成饱为止,保持这个量直到仔兔断奶。②40-90天的幼兔要让兔子每次吃到八成饱;要少喂多餐,不可一次性喂料过多;要让幼兔多运动、多见阳光,少喂或不喂青绿饲料。③预防好球虫病,防止球虫病的发生。④搞好消毒。
三、母兔受孕率不高
  母兔受孕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1、种兔光照不足,从而引起公兔性欲不强,精液品质过差,母兔不易发情。2、环境湿度过高或过低也可引起公兔性欲差,精液品质差,母兔不易发情。3、种兔过肥或过瘦,从而引起母兔不易受胎。4、种兔长期缺乏青绿饲料或油脂从而导致维生素含量不足,使母兔不易受孕。5、种公兔年龄过大,母兔年龄超过2年以上都不易受孕。6、种兔生殖器官有炎症出现。7、使用抗生素或药物生长促进剂时间过长,从而导致不孕。
  防治:1、光照:对种公兔适宜的光照时间为12-14小时,超过则可引起公兔*****萎缩,导致少精、死精,母兔适宜光照时间为14-16个小时。
  2、饲料:要给种兔配比营养价值比较合理的饲料,在配饲料时可适当加入一些饼类饲料,替代部分粕类饲料。
  3、管理:①在饲喂上以让种兔达到八成膘情为宜。②种母兔产后,要及时注射抗生素或抗菌类药物以防母兔子宫炎、子宫积脓的发生。③给种兔配饲料,尽量不用抗生素或抗菌素药物,以及药物生长促进剂,尤其是喹乙醇。④搞好种兔群的选育工作,尽量用青年兔进行繁育。尤其是种公兔要多用青年兔,母兔繁育超过10胎以上的要及时进行淘汰处理。⑤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要交替进行,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激素进行排卵处理,且激素用量不宜过大,尽量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使用。

[ 本帖最后由 肉兔基地7 于 1-4 11:04 编辑 ]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1:10:04 | 只看该作者

规模化养兔分析!转贴!!!

 规模养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是传统家庭小规模兔场在养殖数量上的扩大。从那些失败的教训中我们应该看到,规模养兔的难点:一是技术,二是管理,三是社会因素,四是市场。无论哪一方面出了问题,都将给规模化养兔造成致命的打击。

  以上四方面可细分为八个因素:

  小环境因素

  小环境指家兔生存空间的小气候指标,如湿度、温度、密度、通风、光照、噪音、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等。根据笔者调查,我国规模化兔场,在环境的控制方面大多数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高密度饲养、通风不良、水冲粪沟式排污、低质量乳头式自动饮水器的滴水等带来的高湿度,空气污浊和有害微生物浓度的增加,使兔舍小气候恶化而导致家兔抗病力降低,给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饲料因素

  规模养兔对饲料和营养的依赖性很强,在这些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配方设计不合理,营养不平衡,饲料原料或配方的突然更换,饲料含有有毒成分等,都将会造成损失。

  目前,规模化兔场最大的困难就是粗饲料不能很好解决。这是由于规模化兔场的粗饲料需要量大,而且需要四季稳定提供。但由于粗饲料种类多,质量差异大,质地蓬松,贮存困难,容易经受风雪雨霜侵袭而质量受到影响,特别是容易发霉变质,造成家兔中毒死亡。

  根据笔者了解,几乎百分之百的规模兔场都或多或少地在饲料方面出现过问题。

  种源因素

  规模化养兔对于种兔的规格提出很高的要求:优良的品种,标准的种兔、健康的种群。遗憾的是,我们目前还很难实现这一要求。特别是健康兔群很难达到。有的兔场购入了健康的,但很快就陷入疫病不断的泥坑中。优质的种源,优质的环境和优质的管理,是规模化兔场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技术因素

  规模化养兔对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无论是品种的选育和繁殖,还是饲料的选用和配方的设计,或是日常的饲养管理规范和防疫程序的制定与实施,都要求很高的科技含量。事实上,目前我国的一些兔场,无论在技术的硬件方面,还是在软件方面,都很难适应规模化养兔的技术要求。

  场舍因素

   场址的选择,建筑物的布局,兔舍的设计和设备的选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规模化兔场的成败。生产中,一些兔场往往忽视场址选择的重要性,如地势、环境、风向、水源电力,是否有利于防疫等;忽视了建筑物分区原则,特别是清洁道和污染道的区分;忽视了兔舍建筑的基本参数,如兔舍的朝向、长度、高度、跨度和间距,门窗的大小、高低和布局,粪沟的宽窄、坡度和光滑度,墙体和地面的材料、厚度和防腐、防潮、保温隔热设计;忽视了兔笼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笼具的选用等等。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规模兔场的效果和效益。

  疾病因素

  随着兔群规模的扩大,疾病发生率逐渐提高,预防的难度加大。其中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为主,真菌性传染病逐年增加,而主要的急性传染病(如兔瘟)和常见的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疥癣病)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在疾病发生的分析中发现,条件致病菌导致的疾病上升,这与饲养管理和兔舍的小气候恶化不无关系。

  管理因素

  要养好兔,先管好人。养兔企业的管理不同于工业、种植业和加工业,它面对的是每天要张嘴采食、饮水、排粪排尿,繁衍后代和生长发育的兔子,面对思想各异、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饲养人员。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科学有效地组织兔业生产。能否调动每个饲养员的积极性,能否在短期内提高饲养人员的操作技能,是养好家兔的关键。

  市场因素

  作为外向型经济特色比较明显的产业,家兔产品市场的波动不可避免。在低潮期间,小规模兔场可以杀兔倒笼,洗手不干,其损失不大。但是对于规模型兔场,很难作出洗手不干的抉择。而在持续的低潮中硬着头皮坚持,在经济实力尚不雄厚的企业难以招架。因此,大贷款,大投资,大手大脚的单一经营而没有形成产业化的规模养兔企业很容易在市场波动中翻船。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1:17:15 | 只看该作者

规模化养兔场六法防浪费 !转贴!!!

据统计,养兔场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8%~84%,而经营得比较好的兔场饲料浪费控制在5%~8%,而做的不好的兔场饲料浪费高达20%~30%。如何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养兔经济效益,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1、饲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
  设计配合日粮要根据獭兔、肉兔、长毛兔的生产性能、生长阶段、生理情况等。饲喂颗料饲料比饲喂粉料饲料转化率可提高6%~11%。
  2、防止兔扒料
  压制好的颗粒料不能曝晒,阴干或集中凉晒不超过30分钟,防止因饲料过硬而引起扒料。颗粒料要过筛后使用,防止因粉料过多引起扒料。每次加料量不超过料糟的2/3。供给充足干净的饮水,兔每采食5~8分钟就开始饮水,一旦供水不足或饮水不清洁即表现为焦急,开始扒笼门、食槽、水槽。
  对有“扒料癖”兔的综合纠正。
  (1)食槽前放一块砖头,纠正率10%~20%。
  (2)对有扒料癖的兔连续饥饿1~3天(不加料或加少许料)后逐渐增加料量至正常采食量,一旦又出现“扒癖”的再重复用这种方法,一般2~3次即可,纠正率65%~74%。
  (3)剪去前肢指甲,纠正率7%~13%。
  (4)食槽设计合理,翻转式饲槽可有效防止兔扒料。
  (5)对有“扒料癖”的兔坚决不留作种用。
  3、养兔与养猪相结合
  据实践,将撒下的剩料及部分兔粪用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量8%~14%,猪5.5~6个月即可出栏,养猪成本降低5%~20%。18~50日龄兔粪可直接添加6%~11%。
  4、饲养人员要有责任心
  饲养人员加料时操作要规范,刚扒出的料要及时捡回料盒中,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减少饲料浪费的措施。
  5、妥善保管饲料
  防止原料鼠害、鸟害、霉变,原料要放置在通风、干燥、遮光、安全的地方,压制好的颗粒要妥善保管。
  6、提高兔场的各种生产指标
  这是间接控制饲料浪费的措施,也是获得养兔高效益的关键环节,如:母兔的受胎率、产活仔数率、仔兔成活率、幼兔成活率等等。另外,给仔兔补料的颗粒料长度以0.8~1.2厘米为宜,饲料盒以长度20~30厘米、宽度7~10厘米、深度4~6厘米为宜。1.5公斤以上的獭兔应该单独饲喂,既利于被毛的生长,又不因抢食而造成饲料浪费。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1:19:09 | 只看该作者

规模化兔场如何驱除寄生虫!转贴!!!!

一、驱虫程序
    根据兔场寄生虫病流行情况,筛选出高效驱虫药物。首先对全场兔群普遍注射一次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种兔产仔前,10~15天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仔兔断奶前一周左右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目的是防止个别带虫者混群后传染;肉兔育肥后2~3个月内连续使用高效抗球虫药物(如莫能霉素)预防兔球虫病。仔兔混群后一周全部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目的是杀死皮内虫卵孵的幼虫。引进种兔需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及饲喂抗球虫药物(杀球灵或莫能霉素)并要隔离饲养一个月左右确诊无病后方可合群混养。

二、驱虫对象
    兔寄生虫病的防治重点是球虫螨。4~5月龄的幼兔球虫感染率可高达100%。患病后幼兔的死亡率一般可达40%~70%。疥螨病是由疥螨和耳螨寄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该病可致皮肤发炎、剧痒、脱毛等,影响增重甚至造成死亡。兔痒病是由兔痒螨寄生于兔外耳道而引起的慢性皮肤病,影响增重,病变廷至筛骨及脑部可引起癫痫发作,甚至死亡。

三、药物选择与应用原则
    首先应考虑选择抗虫谱广的药物;其次是合理安排用药时间,以免用药次数过多面造成应激反应;第三是选择药效好毒副反应小、使用方便的药物。

    1.抗球虫药物。预防效果较好,毒副反应小的药物主要有莫能霉素和杀球灵。磺胺类药物虽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由于长期用作预防药,易产生出血性综合症、肾损害及生长抑制等毒性反应,因此磺胺药物通常宜用作治疗药物。①莫能霉素:本晶属于聚醚类离于载体抗生素,按0.002%剂量混于饲料中拌匀制成颗粒饲料饲喂 1~2月龄幼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球虫污染严重地区或暴发球虫病时,用0.004%剂量混于饲料中喂服可以预防和治疗兔球虫病。②杀球灵: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氧嚎苯乙氰,其商品名有克利禽、伏球、扑球、地克珠利等,以0.5%毫克/千克(饲料或饮水)连续用药是最佳选择。混料预防家兔肠型球虫、肝型球虫,均有极好的效果。对氯苯胍有抗药性的虫株对该药敏感,可使卵囊总数减少99.9%。杀球灵应作为生产中预防兔球虫的首选药物。氧嗪苯乙氰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即使在60℃的过氧化氢(氧化剂)中8小时亦无分解现象,即使置于100℃的沸水中5天,其有效成分亦不会崩解流失。—因此可似混入饲料中制作颗粒饲料面对药效无任何影响。

    2.杀螨药物和驱线虫药物。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既可杀螨又可躯线虫,而且效果颇好。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对兔疥螨和兔痒螨的有效率为100%,用药后一周即查不到活螨。使用剂量分别为0.21毫克/千克体重和0.4毫克/千克体重。但由于重复感染必须用药2次,间隔时间一般为2周左右。浇泼剂以0.5%毫克/千克体重用药一次对兔痒螨的防治效果显著。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1:22:10 | 只看该作者

规模化兔场防病新观念

作者:李斌

近年来,我国养兔业正从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的养兔生产向规模化养兔发展,这一转变对养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搞好兔场的兔病防治是一个新课题。疾病的流行是制约养兔业持续发展和影响兔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传染病,它的危害更大,为了适应兔场疾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必须用现代的科技知识和新的防疫理论取代原有的兔病防治模式和传统的经验。
 
  传统养兔重治疗轻预防,往往把兔场办成病兔的疗养院。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有专家教授提出病兔五不治:①无法治愈的病兔不治;②治疗费用高的病兔不治;③治疗时费时费工的病兔不治;④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病兔不治;⑤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病兔不治。实践证明,兔场执行这一新举措之后带来了很多好处。兔群的健康状况明显提高了,烈性传染病被有效地控制了,医药费用也下降了,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兔场实行“五不治”制度之后,技术人员并非无事可干了,而是责任更重了,技术人员要深入兔舍开展防疫检疫工作,对场内每只兔的健康状况要了如指掌,一旦发现病兔要及时作出准确的诊断,果断进行处理,该杀的就杀,该治的就治,将疫病扼杀在萌芽之中。
 合理免疫,规范操作
 当前兔的传染病种类很多,但疫苗的种类也不少,一只兔从小到大不时要打防疫针。就算这样,传染病还是不能有效控制和消灭,免疫的理论和实践都说明,通过免疫接种的兔子,并不等于以后就不发生疾病了。这是由于:①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任何一种疫苗都不可能产生100%的保护率,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保护率是有限度的;②影响兔体产生免疫力的因素很多,如兔的体质、环境的应激等;③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生产的质量与免疫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免疫接种要做到:①要有计划;②要制订出适合本场兔群使用的免疫程序;③免疫接种工作要有操作规程,按规范化的要求,接种前要检查兔的健康状况。接种器械要消毒,做到不漏种、不多种、不少种,接种后要检查兔的反应情况。 
  规模化兔场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兔是由人来养的,首先要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出来,才能把兔养好。随着兔病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兔病的出现,兔场的兽医科技人员仅凭原有的知识和传统的经验,不能满足现代养兔的要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到与时俱进。

[ 本帖最后由 肉兔基地7 于 1-4 11:47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1:37:55 | 只看该作者

规模化兔场寄生虫驱虫程序及其应用效果!转贴!!!

规模化兔场寄生虫驱虫程序及其应用效果
  近年来,规模养兔发展迅速,但兔病对养兔业的危害仍然比较严重。据笔者调查,一些兔场中影响仔兔成活率的疫病主要是寄生虫病,造成仔兔高达30%~40%的死亡率,存活仔兔的增重及生产性能也受到较大影响。为此,我们制定了应用于规模化兔场的寄生虫驱虫程序,并在一些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规模化兔场寄生虫驱虫程序
    根据河南省乃至全国规模化兔场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及筛选出的高效驱虫药物,设计如下驱虫程序:
1)开始使用程序时,全场兔群普遍注射一次伊维菌素(杀虫星)或阿维菌素(虫克星)。
2)种兔产仔前10~15天混料使用杀球灵(Di-clazuril)直到仔兔断兔,同时在产仔前10~15天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杀虫星)或阿维菌素(虫克星),目的是使种兔不成为带虫者。
3)仔兔断奶前1周左右皮下注射杀虫星或虫克星,目的是防止个别带虫者混群后传染。
4)肉兔育肥、毛兔断奶后2~3个月内连续使用高效抗球虫药物(莫能霉素)预防兔球虫病。仔兔混群后1周全部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目的是杀死皮内虫卵孵出的幼虫。
5)毛兔每次剪毛后皮下注射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预防内外寄生虫的传播。
6)引进种兔需注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及饲喂抗球虫药物(杀球灵或莫能霉素),并隔离饲养1个月左右方可混群。
2 驱虫程序中的驱虫对象
    据资料介绍,寄生于兔的虫种有近70种,但常见的并不多。据汪志楷(1991)报道,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寄生虫学实验室近40年的科研教学中仅采集到6~7种兔寄生虫,经常发现并造成危害的就只有球虫、螨(疥螨和痒螨)和豆状囊尾蚴。周继贤等(1995)曾对河南省兔寄生虫种类及流行病学情况做过详细调查,查出各种寄生虫29种,归属于4门6纲9科11属,并确定河南省寄生虫的优势种有:球虫、兔疥螨和兔拴尾线虫。因此,兔寄生虫病的防治重点是球虫、螨、栓尾线虫及豆状囊尾蚴。
    据蒋金书等(1991)介绍,4~5月龄内的幼虫球虫感染率可高达100%,患病后幼兔的死亡率一般可达40%~70%,耐过的病兔长期不能康复,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一般可减轻体重12%~27%。
    疥螨病是由疥螨和耳螨寄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本病可致皮肤发炎、剧痒、脱毛等症状,影响增重,甚至造成死亡。兔痒螨病是由兔痒螨寄生于兔的外耳道而引起的慢性皮肤病,影响增重,病变延至筛骨及脑部,可引起癫痫发作,甚至死亡。
    兔栓尾线虫普遍寄生于家兔。一只兔的荷虫数可多达3000~12000条,但不引起十分严重的临床症状。豆状囊尾蚴对兔的致病作用不十分严重,大量感染时(数目多达100~200个)则出现肝炎症状。
    据《河南省畜禽疫病志》(1993年版)介绍,河南省兔球虫病1989年发病率5.26%,致死率55.10%,死亡率2.9%;兔疥癣1989年发病率7.11%,致死率18.43%,死亡率1.31%。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在河南甚至全国,家兔寄生虫病中危害性较大而且最常见的主要是兔球虫病、兔疥螨病和兔痒螨病,兔栓尾线虫病常见但危害性并不大。因此,本研究设计的驱虫程序的驱虫对象主要是兔球虫病和兔螨病。
3 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
    兔球虫病:各种品种的家兔对球虫都有易感性,断奶至3月龄的幼虫感染最为严重,死亡率高,成年兔发病轻微。仔兔的感染主要通过在哺乳时吃入母兔乳房上沾污的卵囊,幼兔的感染主要是通过采食受污染的草料或饮水。而仔兔和幼兔感染卵囊的来源主要是由成年兔散播,成年兔多为带虫者。因此,对兔球虫病的预防必须从母兔开始,从经济原则考虑,应该从怀孕母兔开始,在产仔前10~15天混料使用抗兔球虫药物直到仔兔断奶。肉兔育肥期间连续使用高效抗球虫药物,毛兔断奶后2~3个月内连续使用高效抗球虫药物预防球虫病,基本可以彻底控制球虫病。引进种兔需隔离饲养1个月,期间应饲喂高效抗球虫药物。
    兔螨病:疥螨病是由于健康兔接触了病兔或通过有疥螨的兔笼和用具而受到感染,主要发生于冬季和秋末春初。因为在这些季节,日光照射不足,家兔的毛长而密,空气中湿度较大,最适合疥螨的发育和繁殖。幼兔往往易患疥螨,发病也较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产生免疫力。痒螨具有坚韧的角质表皮,对不利因素的抵抗力超过疥螨,其流行病学特点同疥螨病。因此,螨病的防治除了对病兔的隔离、引进种兔的隔离观察之外,必须使用杀螨药物定期预防和治疗。兔场第一次使用杀螨药物须在全部兔群中进行。母兔产仔前10~15天使用杀螨药物,使种兔不成为带虫者,避免幼兔感染。仔兔断奶前1周左右使用杀螨药物,防止个别带虫者混群后传染。仔兔混群后1周全部应用一次杀螨药物,以杀死皮内虫卵孵出的幼虫。毛兔每次剪毛后应用杀螨药物预防螨虫的传播。引进种兔需应用杀螨药物并隔离饲养1个月左右方可混群。
    家兔栓尾线虫:感染比较普遍,河南省感染率26%,平均荷虫量1824条,但不引起十分严重的临床症状。由于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有很好的驱线虫作用,因此不必单独考虑对栓尾线虫的驱虫。
    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成虫寄生于狗、狐狸、野生肉食兽的小肠内,因此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应该是禁止兔场养犬,对犬定期驱虫;而对于兔豆状囊尾蚴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4 驱虫程序中使用的驱(杀)虫药物性质、作用机理及效果
    规模化兔场对于球虫、螨、栓尾线虫病的防制,首先应考虑选择抗虫谱宽的药物,其次是合理安排用药时间,以免用药次数过多,造成应激反应,第三是选择药效好、毒副反应小、使用方便的药物。
    抗兔球虫药物 预防效果较好、毒副反应小的药物主要有莫能霉素(Monensin)和杀球灵(Di-clazuril)。磺胺类药物虽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由于长期用作预防,易产生出血性综合症、肾损害及生长抑制等毒性反应,因此磺胺药通常作治疗用药物。
1)莫能霉素:属于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它作用于球虫内生发育阶段的初期,使胞内钠离子量急剧增加,妨碍离子的正常平衡,子孢子中过剩的钠离子不能从细胞中排出,水浸透膨胀而使细胞遭破坏。莫能霉素按0.002%混于饲料中拌匀或制成颗粒饲料,饲喂1~2月龄幼兔,有较好预防作用。在球虫污染严重地区或暴发兔球虫病时,用0.004%剂量混于饲料中喂服,可以预防和治疗兔球虫病。
2)杀球灵: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氯嗪苯乙氰(Di-clazuril),其商品名有Clinacox(刻利禽)、伏球、扑球、地克珠利等,为80年代后期推出的抗球虫新药。90年代中期我国也研制成功。以0.5mg/kg(饲料或饮水)浓度用药即可使球虫病得到100%的控制;1mg/kg(饲料或饮水)连续用药是最佳选择,混料预防家兔肠球虫、肝球虫均有极好的效果,卵囊数、病变记分剧减,生长正常。对氯苯胍有抗药性的虫株仍然对该药敏感,可使卵囊总数减少99.9%。杀球灵应作为生产中预防兔球虫病的首选药物。氯嗪苯乙氰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即使在60℃的过氧化氢(氧化剂)中8小时亦无分解现象,置于100℃的沸水中5天,其有效成分亦不会崩解流失。因此,可以混入饲料中制作颗粒料,而对药效无任何影响。  
    杀螨药物和驱线虫药物 既可杀螨又可驱线虫,而且效果又非常好的药物,目前只有伊维菌素(Ivermectin)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1975年日本北里研究所分离到链霉菌,次年美国Merck公司的科学家从链霉菌的培养物中发现了一种混合物,该混合物为含有8个组分相似的天然物质,对于广泛寄生于动物的线虫类、节肢动物类害虫具有强烈的驱杀作用,被命名为阿维菌素(Avermectins),为十六元环内酯类化合物,根据其结构特点分为Ala、Alb、A2a、A2b、Bla、Blb、B2a和B2b八个组分。其中的B1(由Bla和Blb组成)为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伊维菌素是阿维菌素加氢还原后的产物,具有同样的驱虫和杀虫效果,但比阿维菌素具有更多的优点。该药在靶物体内促使GABA的释放,并在神经交接处促进GABA与特殊感受器结合,从而阻断了线虫神经元之间及节肢动物神经末稍和肌细胞间的神经冲动传导,使寄生虫麻痹致死。吸虫、绦虫不具有GABA神经传导递质,因此对吸虫、绦虫无效。哺乳动物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阻断了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的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在国内首家研制所功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的注射液、粉剂、片剂、口服液、软膏剂、浇泼剂等系列产品。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对兔疥螨和兔痒螨的有效率为100%,用药后1周即查不到活螨,使用剂量为0.2mg/kg体重和0.4mg/kg体重。但由于重复感染问题,需用药两次,间隔时间一般为2周左右,浇泼剂以0.5mg/kg体重给药一次,对兔痒螨的效果为100%。
5 驱虫程序的推广应用情况该程序制定以后,笔者与河南省兽医防治站、平顶山市畜牧局、汝州市畜牧局等单位进行联系,在一些大中型兔场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交通、人员等方面的限制,笔者仅测定了河南郑州某种兔场应用该程序之后的效果:该种兔场共有种兔187只,年出栏商品兔3000只左右,1997年初笔者将制定的驱虫程序提供给该场的技术人员,并提供所需药物。经过近一年的实施,该场球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显著下降,OPG值由初次测定的56905降到最近测定的180,几乎达到不可测水平,而螨虫感染率也由原来的3.67%降至1.06%,线虫仅1例阳性,没有发生因寄生虫病而死亡的病预防兔、禽巴氏杆菌病,仔兔断奶免疫,每兔皮下注射1mL。
    兔波氏杆菌病灭活疫苗 用量2mL,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一年(2~15℃,阴暗处),用于预防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18日龄首免,皮下注射1mL,1周后加强免疫,皮下注射2mL。
    兔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灭活疫苗 即兔魏氏梭菌病(A型)灭活疫苗,用量2mL,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一年(2~8℃,阴暗处),用于预防兔魏氏梭菌病(A型),仔兔断奶后皮下注射2mL。
    兔大肠杆菌病多价灭活疫苗 用量2mL,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一年(2~15℃,阴暗处),用于预防兔6个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20日龄首免,皮下注射1mL,断奶后再免1次,注射2mL。
    兔克雷伯氏菌病灭活疫苗 用量2mL,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一年(2~15℃,阴暗处),用于预防幼兔和青年兔因克雷伯氏菌引起的腹泻,用法同大肠杆菌苗。
    兔葡萄球菌病灭活疫苗 用量2mL,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一年(2~15℃,阴暗处),用于预防哺乳母兔因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母兔配种时皮下接种2mL。
    兔瘟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 用量1mL,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一年(2~15℃,阴暗处),用于预防兔瘟和兔巴氏杆菌病。按说明书使用。
    兔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 用量2mL,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一年(2~15℃,阴暗处),用于预防兔巴氏杆菌病和波氏杆菌病。按说明书使用。
    兔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三联灭活疫苗 用量2mL,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一年(2~8℃,阴暗处),用于预防兔瘟、巴氏杆菌病和魏氏梭菌病(A型)。按说明书使用。
    兔瘟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三联灭活疫苗 用量2mL,免疫期6个月,保存期一年(2~8℃,阴暗处),用于预防兔瘟、巴氏杆菌病和波氏杆菌病。按说明书使用。
    兔鼻炎净 每支溶于10kg净水中任兔饮用,连用1个月为一疗程,亦可用此水溶液洗鼻、滴鼻。兔霉净(喷雾剂) 用于预防和治疗兔霉菌性脱毛,每支溶液于10kg净水中,带兔笼舍喷雾。
    兔霉净(涂擦剂) 用于治疗兔霉菌性脱毛,患部外涂。
    氯羟吡啶 为驱球虫药,每50kg饲料中加12g混饲。
    喹乙醇 为生长添加剂,每50kg饲料中加10~15g混饲。
    灭虫丁 用于预防和治疗兔疥癣,每kg体重肌肉注射0.2mL。
    多年来,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养兔生产者在从事兔病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掌握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发现了一些新的病原,增强了对疾病的病原性认识;掌握了新的防治技术;研制出一批新的疫苗;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了疫病流行规律,在防治上主动控制疾病发生等。这些均为兔病的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养兔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4 11:41:01 | 只看该作者

规模化养兔的难点与突破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谷子林  
                                       







     
   
  一、规模化养兔的难点在哪里
  规模养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是传统家庭小规模兔场在养殖数量上的扩大。从那些失败的教训上我们应该看到,规模化养兔的难点一是技术因素,二是管理因素,三是社会因素。不同的兔场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无论哪一方面出了问题,都将给规模化养兔造成致命的打击。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笔者将我国规模化养兔难点或规模化兔场的失败的原因细化为以下八个方面:
  1、小环境因素。规模养兔与传统养兔的最大不同点之一是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谓小环境,主要指家兔生存空间的小气候指标,比如:湿度、温度、通风、光照、噪音、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等。根据笔者调查,我国规模型兔场,在环境控制方面大多数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高密度饲养和通风不良带来的高湿度,气体污浊和有害微生物浓度的增加,使兔舍小气候恶化而导致家兔抗病力降低,给传染性疾病创造了条件。根据山东农业大学刘宏峰、李福昌等(2002)对室内笼养和室外饲养的规模化兔场环境指标的测定。
  以上几个主要环境卫生指标表明室内规模养兔环境恶化程度,说明强化环境控制,优化兔舍环境是规模养兔的重要环节。
  此外,根据笔者对国内规模兔场饲养密度的调查,多数兔场采用三层重叠式兔笼,一般每平方兔舍使用面积饲养种兔2.31只(谷子林,2001),而国外养兔发达***种兔多采用单层悬挂式或双层阶梯、半阶梯式,很少采用三层重叠式。饲养密度增加,造成小气候恶化,是导致规模兔场生产性能低下和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2、饲料因素。规模养兔场对饲料和营养的依赖性很强,在这些方面很容易出问题,比如:配方设计不合理,营养不平衡,饲料原料或配方的突然更换,饲料含有有毒成分,滥用药物等,都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国饲草资源极其丰富,但是规模化兔场最大的困难就是粗饲料不能很好解决。这是由于规模化兔场的粗饲料需要量大,而且需要四季稳定提供。但由于粗饲料种类多,质量差异大,质地蓬松,贮存困难,容易经受风雪雨霜侵袭而质量受到影响,特别是容易发霉变质,造成家兔中毒死亡。根据笔者了解,几乎百分之百的规模兔场有或多或少地在饲料方面出过问题。
  3、种源因素。规模化养兔对于种兔的规格提出很高的要求:优良的品种、标准的种兔、健康的种群,这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兔场高效生产的先决条件。遗憾的是,我们目前还很难实现这一要求。特别是健康兔群很难达到。有的兔场购入了不健康的种兔,很快就陷入疫病不断的泥坑中。优质的种源、优质的环境和优质的管理,是规模化兔场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4、技术因素。养兔本身就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规模化养兔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品种的选育和繁殖,还是饲料的选用和配方的设计,或是日常的饲养管理规范和防疫程序的制定与实施,都要求很高的科技含量,要求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过硬而献身的饲养人员,适用的疫病和环境检测手段,以及各技术环节的相互衔接和配套。事实上,目前我国的一些兔场,无论在技术硬件上还是在软件方面,很难适应规模化养兔的技术要求。
  5、场舍因素。场址的选择,建筑的布局,兔舍的设计和设备的选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规模化兔场工作效率的高低,经济效益的多少,甚至养殖的成败。生产中,一些兔场往往忽视场址选择的重要性,如地势高低、周围环境、主导风向、水源电力是否有利于防疫,是否有利于家兔生产和人员工作及生活等;忽视了建筑物分区原则(生活福利区、工作管理区、家兔生产区和防疫隔离区),特别是清洁道和污染道的区分;忽视了兔舍建筑的基本参数,如兔舍的朝向、长度、高度、跨度和间距,门窗的大小、高低和布局,粪沟的宽窄、坡度和光滑度,墙体和地面的材料、厚度和防腐、防潮、保温设计;忽视了兔笼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笼具的选用等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规模兔场的效果和效益。
  6、疾病因素。笔者调查,随着兔群规模的扩大,疾病发病率逐渐提高,预防的难度加大。其中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为主,真菌性传染病逐年增加,而主要的急性传染病(如兔瘟)和常见的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疥癣病)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在疾病发生的分析中发现,条件致病菌导致的疾病上升,这与饲养管理和兔舍的小气候恶化不无关系。在笔者所了解的规模化兔场中,大多数都被疾病所困扰。
  7、管理因素。分析我国规模兔场投资者的组成不难发现,真正以养兔起家的老板比例并不多见,而从事其他行业转产养兔的占据多数。其优点是具有资金优势,也可能从事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意识。但是,养兔企业的管理不同工业、种植业和加工业,它面对的是每天要张嘴采食、饮水、排粪排尿,繁衍后代和生长发育的非常娇气的兔子,面对思想各异、业务参差不齐的活生生的饲养人员。兔业企业的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科学有效地组织兔业生产。能否调动每个饲养员的积极性,能否在短期内提高饲养人员的操作技能,是养好家兔的关键。也就是说,要养好兔,先管好人。而很多管理者不懂家兔,不善于管理,往往违背科学,盲目决策而造成重大失误。
  8、市场因素。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入,市场在调节余缺,平抑物价方面起到主导作用。特别是像家兔产品这样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产业,市场的波动是经常的,小起小落,大起大落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低潮期间,小规模兔场可以杀兔倒笼,洗手不干,其损失不大。但是对于规模型兔场,如此大的投资和心血,很难作出洗手不干的抉择。而在持续的低潮中硬着头皮坚持,在经济实力尚不雄厚的企业很容易招架不住。因此,大贷款,大投资,大手大脚的单一经营而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养兔企业很容易在市场波动中翻船。
  二、规模化养兔的路径与突破
  规模养兔是必由之路,规模养兔需要一系列苛刻的条件,规模养兔需要技术支撑、经济支撑和市场支撑。过去的实践表明,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降低,大型企业失败的风险增加。那么中国的规模养兔是否还要发展?如何发展?笔者认为,面对中国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饲草资源、场地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气候资源,充分利用***的产业***和****一系列优惠***,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走中国特色的规模养兔之路。下面提出几条思路,供参考。
  1、公司+基地+农户。小群体,大规模,克服高密度大群体的种种弊端,扬长避短。
  2、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抓龙头企业,一头抓加工和市场,疏通渠道,形成产业。
  3、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无公害绿色兔业,扩大两个市场,疏通渠道,实现持续化发展。
  4、联合科技攻关,解决规模养兔的关键技术,在短期内摸索实用化的规模养兔配套技术,包括兔舍建筑、环境控制、营养水平和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程序、繁育程序、免疫程序;在较短的时间内,筛选适宜规模的品种、品系、组合和配套系。
  5、培育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于管理的兔业企业家。扶植和树立一批成功的规模养兔企业。
9
发表于 2008-1-4 11:58:33 | 只看该作者
你小哥很不错啊,找到了很多的资料,同时把这些资料都公开了,非常感谢你啊,本人收获不少!

以后再接再厉啊!!
10
发表于 2008-1-4 12:08:5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dd  顶你一下
11
发表于 2008-1-4 14:19: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养兔感悟】 victory
12
发表于 2008-1-4 17:04: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辛苦了   【养兔感悟】 victory
13
发表于 2008-1-4 19:48: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搜集了那么多好东西与我们分享
14
发表于 2008-1-5 21:51:22 | 只看该作者
   【养兔感悟】 victory    【养兔感悟】 victory    【养兔感悟】 victory    【养兔感悟】 victory    【养兔感悟】 victory
15
发表于 2008-1-6 00:16: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新人学习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8-4 06: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