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断奶幼兔为啥难养死亡多?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断奶幼兔为啥难养死亡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6:3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期不少养兔户问:断奶幼兔难养,死亡多,怎样才能提高断奶幼兔成活率?从断奶到3月龄的幼兔,其特点是食欲旺盛,贪吃,但对环境适应能力差,易得病。尤其是幼兔消化道发生炎症时,其肠壁具有通透性,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很容易被吸收,极易造成幼兔中毒,死亡。因此,断奶幼兔的管理很关键。
    1.适时断奶,加强营养
    幼兔断奶有一个断奶体重标准,獭兔30日龄在500克以上,肉兔在600克以上。若断奶时幼兔体重低,则不容易饲养,成活率难以保证。如果体重达不到标准,应该适当延长,在35日龄以后断奶。但断奶不宜过晚,否则不利于母兔复膘。
    断奶幼兔的饲料应营养全面,易消化,适口性好。高能量、低蛋白、低脂肪的饲料对幼兔不利,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不能低于12%,多汁料、青绿料的含量不宜太多。由于此阶段幼兔食欲旺盛,在饲喂制度上要少喂多餐,每天喂料4~5次。
    幼兔日粮中可适当添加药物添加剂、复合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既能防病又能提高日增重。研究表明,幼兔日粮中添加0.5%的复合酶制剂,日增重可提高12%~17.5%;生长兔日粮中添加以纤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日增重可提高16.88%~20.53%。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不仅可提高日增重,而且可降低腹泻率。
    2.防止应激,加强管理
    断奶是幼兔生理的重要转折,管理不善,极易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幼兔的死亡大部分发生在断奶后3周内,特别是1~2周,其主要原因是断奶不当。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根据幼兔的体质健壮状况进行断奶,若全窝幼兔发育均匀,体质健壮,可一次性断奶,即在同一天将母子分开;若全窝幼兔发育不均匀,应该采用分期断奶法,即先断体质健壮的兔,体质弱的兔再多喂一段母乳,视情况酌情断奶。
    无论采用哪一种断奶方式,都应坚持“断奶不离窝”的原则,使断奶幼兔仍在原来的笼内生活,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尽量减少应激并发症。
    由于断奶,生活环境发生巨变,同时幼兔生长快,抵抗力差,要求其所处的环境干燥、卫生、安静,与断奶前尽量保持一致。
    断奶幼兔以群养为主,笼养时每笼4~5只;栅养时每平方米10~12只为一群。
    冬季兔舍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夏季应防暑降温。由于在幼兔阶段幼兔既长骨骼又长肌肉和被毛,要注意适当运动和进行日光浴。
    3.注意观察,预防疾病
    幼兔阶段是多种传染病集中暴发的阶段,一要预防兔瘟和球虫病(这两种疾病必须预防);二要防好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此外,还应注意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首先,要观察幼兔粪便,如发现变软,不成团粒,预示可能发生腹泻,应立即补充干草,减少精料,酌情投给肠道消炎抗菌药物;如发生便秘,应增加青绿多汁的饲料,并加强运动。其次,要观察幼兔的精神状态,如发现不愿活动、食欲不振等,应及早查明原因。还要经常观测兔舍的温度、湿度和氨气含量,加强通风换气,圈舍、兔笼及用具要严格消毒。同时要定期注射兔瘟、兔巴氏杆菌等疫苗。(中国兔业协会专家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8-10 14: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