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高成本时代獭兔业发展的思考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09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河北] 高成本时代獭兔业发展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1:2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河北科技报记者葛密艳的文章,转载于此,供大家参考。  高成本时代獭兔业发展的思考  【谷子林】 msoffice 高成本时代獭兔业发展的思考.doc (32 KB, 下载次数: 40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沙发
发表于 2011-12-20 12:04: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板凳
发表于 2011-12-20 14:10:44 | 只看该作者
{:4_181:}
4
发表于 2011-12-20 14:22:39 | 只看该作者
兔业以后的发展趋势
5
发表于 2011-12-20 15:26:00 | 只看该作者
{:4_181:}
6
发表于 2011-12-20 15:49:34 | 只看该作者
{:4_180:}
7
发表于 2011-12-20 17:11:52 | 只看该作者
下载下来怎么没有法看啊

点评

我粘贴出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2-26 21:22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7:52:23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12-20 18:17:41 | 只看该作者
哦,我在看看,谷老师,呵呵....
10
发表于 2011-12-20 19:37:13 | 只看该作者
{:4_182:}
11
发表于 2011-12-20 19:45:34 | 只看该作者
{:4_180:}
12
发表于 2011-12-20 20:41:48 | 只看该作者
{:4_185:}
13
发表于 2011-12-26 18:19:33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好
14
发表于 2011-12-26 21:22:01 | 只看该作者
高成本时代獭兔业发展的思考
河北科技报记者葛密艳

在獭兔市场高低起伏的变局中,作为獭兔养殖第一大省的我省,其养殖数量和皮张年产量一直较为稳定。然而,随着饲料价格的不断攀升、人工费用的日趋上涨,獭兔养殖的利润越来越低甚至亏损,加上山东、浙江等省规模化、工厂化养殖的兴起,我省獭兔业小而散的发展模式也面临着考验。有专家认为,獭兔养殖高成本时代的趋势将难以逆转,我省獭兔业必须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走降本增效、低碳化养殖之路。
  皮肉分流应对市场低迷
  今年入春以来,獭兔市场行情急转直下,兔皮、活兔价格不足去年一半,而饲料价格猛涨,工人工资提高,养殖利润急剧下降,一些兔场亏损,甚至倒闭,养殖户怨声载道。
  为此,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饲料与营养研究室主任谷子林教授提出了“皮肉分流”的对策,即自己屠宰成品商品獭兔,将皮和肉分别销售的一种方式。就前段时间来说,獭兔每公斤12~14元,一只2.5公斤的獭兔可以卖到30~35元,如果自己屠宰,带头胴体1.5公斤,可以销售15~18元,皮张或进行盐贮,或冷冻储存,最好立即鞣制,长期保存,正常年景这样的獭兔皮可以卖到35~40元,一只獭兔可以净赚15元左右。
“獭兔市场每三到五年一个周期,养殖数量也随之波动,本轮周期从2009年底到2010年底,獭兔价格一路高涨,目前养殖户中约有30%的是在这个阶段进市养兔的。从今年4月份开始,行情急转直下,又有20%~30%的养兔户退出市场。总体来看,我省獭兔皮张年产量相对稳定,目前约5000万张。”谷子林教授说,“这得益于我省拥有的市场、加工、科研优势。”
  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刘肇清指出,我省发展獭兔业优势明显,产业链比较完整。拥有肃宁的尚村、蠡县的留史、枣强的大营、张家口阳原和秦皇岛昌黎五大皮毛市场,兔皮交易量占到全国的70%以上;此外,皮都辛集是兔皮的巨大加工基地,加之临漳县、隆化县、故城县等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全国较大的兔皮流通、加工和销售网络;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谷子林教授和试验站站长密切合作,在科研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合理利用非常规饲料
  “只要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就能找到养兔的饲料。”谷子林教授说,“饲料成本占据养殖成本的65%~70%,忽视了饲料成本,难以获得高额利润,任何高人都难以将玉米+豆粕+苜蓿为主的大料设计成低成本饲料,必须在非常规饲料的开发上做文章。”
  非常规饲料是指玉米、豆粕、苜蓿以外的精粗料,如酒糟、果渣、杂粕、树叶、秕壳、农作物秸秆、食用菌菌渣、中草药药渣、中草药残株等,只要科学选用,配方合理,都可以替代常规饲料喂兔,且皮张质量不受影响。谷子林教授已在这方面做了多年研究,就地取材,开发利用了很多非常规饲料。
  养了近30年獭兔的我省第一批獭兔养殖户,清苑县的赵二增对此深有感触:“我一直用谷老师设计的配方,用杂粕如芝麻饼、花生饼等代替豆粕,多用下脚料自配料,成本每市斤比买全价料低三四毛钱,我每天用500公斤料,光料一项就节省三四百元。而且我养的獭兔基本都能达到一级皮标准,近几天每张售价65~70元。”目前,赵二增存栏獭兔1万多只,基础母兔1000多只,是我省从“小而散”养殖模式一步步发展到规模化养殖的佼佼者。
适度规模养殖适合普通养殖户
  “小而散的养殖模式必然被淘汰,扩大规模才能提高利润。”赵二增对此有切身体会,“我现在用的原料直接从饲料厂进,或者从原产地直接调运,价格便宜、质量还好,皮毛销售直接交给加工企业,售价高,这一低一高,利润自然就上来了,小散户恐怕做不到。”
  走规模化之路是獭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那在我省,多大规模、什么样的养殖模式更合适呢?
  “不能苛求规模,一味贪大求全。”谷子林教授认为,我省养殖户小农意识较强,而且从经济实力、土地需求等各方面来说,还需不断完善。规模化、工厂化养殖需要环境、设备、管理等同步跟上才行,不是简单的养殖数量的增加。
  “对普通养殖户而言,100~300只基础母兔的庭院式养殖更合适,超过这一规模管理上就有了难度。”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大学秦应和教授说,“养的太少,必然不专注,只有把养兔从副业做成主业才能真正养好,200只左右基础母兔的规模在行情中等时跟打工的收入差不多。但从长远来说,这种模式会限制獭兔产业的发展,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模式是必然趋势,河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公司+合作社”取代“公司+农户”
目前行情低迷,对于资金缺乏的小散户来说,该怎样摆脱困境,扩大规模?
  “农户要想发展,必须依靠龙头企业,背靠大树好乘凉。”承德怡阳兔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忠说,“公司下属的承德德欣兔业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养殖户达2000多名,2010年以65元/只的价格回收社员獭兔18万只,给农民创收1200万元,今年回收价每只55元,也高于市场价,社员不用愁销路,利益有保障。”
  据了解,承德怡阳兔业发展有限公司具有出口自营权,走的是“公司+合作社+市场+品牌”的经营模式,加工獭兔皮毛编织品和服装,注册了“梵纳瑞”牌商标,出口到德国、俄罗斯、韩国、意大利等六个国家,年需獭兔皮100多万张,回收社员的皮张远远不够用。
  专业合作社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增强了抗衡市场的能力。一加工企业老板称,他们现在只跟专业合作社签回收合同,不再针对零散的农户,“公司+农户”的模式可操作性较差,正逐步被“公司+合作社”模式取代。
  秦应和教授指出,专业合作社要想成功发展,不能只靠统一供料供药,进行技术指导等传统方式,最好依托具有加工贮存能力的龙头企业,以在市场低迷时及时吸纳社员产品,解决社员的后顾之忧,才能赢取民心。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2-28 09:34
15
发表于 2011-12-26 21:22:24 | 只看该作者
珍惜梦缘 发表于 2011-12-20 17:11
下载下来怎么没有法看啊

我粘贴出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8-15 17: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