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一个协会带起300农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50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各地兔业] 一个协会带起300农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17:5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刘志强通讯员息科基  
    小寨坝镇排杉村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北面16公里处,川黔公路、川黔铁路和贵遵高等级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全村1700多口人,田少人多,很多青年被迫外出打工。如今,由于大力发展肉兔养殖,特别是肉兔养殖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以来,外出打工人员减少,全村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步入小康水平。
  排杉肉兔养殖专业技术协会于2004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通过2年多的运作,协会采用“五统一、一分散”的经营模式已卓见成效,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辐射了全村,还进一步辐射到邻近的乡镇、村,以及开阳县、修文县、清镇市、遵义县、绥阳县、黎平县、盘县特区等地。会员从成立时的38人,猛增到现在的300多人,增长了近7倍;存栏种兔从成立时的规模300只,扩大到现在的6000余只,翻了4番多;出栏肉兔2003年全年不到1万只,2006年出栏肉兔50万只,产值已超过1000万元。

  排杉村农户的养兔业能够发展的这么红火,全靠一个名叫林华锋的科技致富能人。现任小寨坝排杉肉兔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的林华锋,今年36岁,瘦瘦的,中等个,谈吐中透出精明强干。

  致富路上坎坷多

  上世纪90年代的排杉村,全村1700多口人依靠单一的种植业营生,由于人多田少、土地贫瘠,加之缺乏科学的种植方法,一年种来不够半年吃,人们不得不外出打短工来维持生计。林华锋也像很多人一样,到外地打工,但他多了一个心眼:打工至少要能学到一门技术回来。在深圳近5年的打工生涯中,他看到当地农户养殖美国青蛙很赚钱,于是就软缠硬磨养殖老板,通过免费为老板打工1个多月,初步掌握了养殖青蛙的技术。1997年,他带着满腔的热忱回到了家乡,开始圆自己的致富梦。

  林华锋从广东回来后,就迫不急待地张落青蛙养殖的事宜。他修建了养殖青蛙的水池、房屋、围栏等。到正式生产时,才发现用水问题无法解决。只好痛心地放弃投资所建的所有设施,回到老家排杉村,又修建养蛙设施,正式养起了美国青蛙。眼看养殖要上路的时候,因村里自来水不够用,林华锋即使出高价也得不到水,养蛙事业又告夭折。林华锋辛苦打工挣来的全部积蓄付诸东流。

  项目失败了,钱用光了,林华锋只好再下广东打工。干了1年多后,看到他们租住地很多人都在大规模养鸡,于是,林华锋又在开平向饲养大户学习肉鸡的饲养技术。他掌握了养鸡的基本技术要领和主要饲料配方后,放弃打工挣钱的机会,再次回到家乡养鸡。

  这次他吸取了养殖青蛙的惨痛教训,没有一下子投入太多,只喂养了500只肉鸡。经过他的精心饲养,肉鸡2个多月就长到了1.5公斤左右。这时,命运之神又给他开了个玩笑。鸡开始生病,他用学来的技术给鸡打针、喂药,但还是不到20天时间,500只鸡全部死光。面对再一次无情的打击,林华锋却没有退缩。当他看到鸡死完后,自家喂养的10只本地兔子却安然无恙,突然萌发了饲养肉兔的想法。说干就干,林华锋又开始了漫漫的养兔之路。

  科技部门传真经

  经过两次失败,林华锋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再不能想当然的蛮干了,必须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良种兔来养才能赚钱。

  林华锋找到小寨坝镇政府的畜牧站求援,经过镇畜牧站与农业局畜牧站的联系搭桥,林华锋认识了当时的贵阳市畜牧站站长李红星。李站长为林华锋的精神所感动,教授了他必要的养殖技术,亲自指导林华锋修建兔子圈舍,并从四川引进38只种兔免费赠送给林华锋饲养。

  2001年9月23日,林华锋把38只种兔正式投放到自己的圈舍中。由于缺乏圈养的经验和技术,2只跳出圈舍被淹死,1只患兔螨病死亡。经过市畜牧站的精心指导,剩下的35只兔子算养成功了,在2002年元月产下第一批仔,共有200多只。但仔兔产下几天后,就陆续生病死亡,当时市畜牧站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不到一个月200多只仔兔全部死光。看到这种情况,林华锋养兔的想法动摇了,但他的妻子和家人却支持他坚持下去,鼓励他哪里摔倒在哪里爬起来,并筹钱给他去四川学技术。林华锋带着5000元钱,先到了四川养兔较多的自贡,但当地的肉兔养殖户同样很保守,不愿教他技术,也不让他参观圈舍。他又辗转到了广元,同样的理由也被拒之门外。

  最后,林华锋带着最后的希望去成都,找到了成都畜牧研究所。成都畜牧研究所的黄邓平所长、肖仁成经理听了林华锋的情况,深为他百折不屈的精神所感动,同意了林华锋在畜牧研究所的实验场学习,还为他减免了学习培训的部分费用。经过半个月的勤奋学习和实践,加上以前的经验,林华锋全面掌握和了解了肉兔养殖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法,并与成都畜牧研究所达成了提供种兔、饲料配方、防疫、药品及相关技术指导的协议。

  2003年3月林华锋从四川成都畜牧研究所回来,信心百倍地拉开了养兔的序幕。由于掌握了科学的饲养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次投入的2万多元没有白费,并在当年年底就见了效益。2003年底出售的商品兔扣除各项费用获得2.8万元纯利,而且存栏种兔达到了70多只,存栏商品兔526只,存栏小兔300多只。有志者事竟成,林华锋终于成功了。

  带着乡亲一起富

  林华锋养兔成功了,乡亲邻里流露出想学习养兔的技术。但林华锋的家人接受不了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和精力,花钱学来的技术教给别人。林华锋顶着家人的反对,先是选择了8个亲戚朋友做徒弟,收每人200元的学习费用,把技术全部传授给了8个徒弟。这8个人很快就成功地养起了兔子,年收入三四万元不等。

  随着排杉村肉兔陆续上市,订单从县城、贵阳、重庆、遵义四面八方拥来,林华锋自己和徒弟饲养的肉兔,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客户都是批量购买肉兔。面对市场的压力,林华锋思路豁然开朗:必须带领大家把肉兔做成一个产业,才能用规模稳住客户,排杉村的肉兔才会有竞争力。于是,他说服了妻子和家人,免费把技术传授给更多的村民和群众,让大家通过养兔赚钱,过上好日子。

  林华锋把自己所有的招数都使了出来,并出钱定制了几套修圈舍用的模子,免费提供给村民们用,他成天忙得不亦乐乎,为东家修建兔舍放线、讲修圈舍要领,为西家选购兔种、传授养殖要领。就这样,短短的2个月时间,排杉村养兔的农户达到了30多家。对养兔或想养兔的农户,林华锋是有求必应,不管是修建圈舍、购进种兔、配制饲料、兔子生病、打预防疫苗等,只要找他或打个电话给他,他都会立即赶到,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力求让每个饲养户都能饲养成功。

  协会挑起产供销

  2004年4月,为适应不断增多的养殖农户和不断扩大的养殖规模,在小寨坝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县科协及县直有关部门的关心、引导下,小寨坝镇排杉村肉兔养殖专业技术协会正式成立,林华锋全票当选协会理事长。

  排杉村肉兔协会成立后,严格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五统一,一分散”的运作模式(即: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分散饲养),做大做强肉兔养殖产业。林华锋作为领头人,把个人的主要精力放在协会上,大多数时间在为会员免费服务,哪里有困难他就到哪里,哪里需要他哪就会有他的身影。兔子出售时,他也是优先考虑会员的兔子,把自己的兔子押在最后。由于林华锋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热忱服务、诚实守信、坚持办会原则的良好风尚,协会的吸引力、凝聚力迅速增强。目前,会员已经从村里发展到了村外,从镇内发展到了镇外,还发展到了遵义、开阳等县。

  ■新闻背景

  排杉肉兔养殖专业技术协会于2004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通过2年多的运作,协会采用“五统一、一分散”的经营模式已卓见成效,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辐射了全村,还进一步辐射到邻近的乡镇、村,以及开阳县、修文县、清镇市、遵义县、绥阳县、黎平县、盘县特区等地。会员从成立时的38人,猛增到现在的300多人,增长了近7倍;存栏种兔从成立时的规模300只,扩大到现在的6000余只,翻了4番多;出栏肉兔2003年全年不到1万只,2006年出栏肉兔50万只,产值已超过1000万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板凳
发表于 2012-10-19 22:02: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请联系我一下18885010226
沙发
发表于 2007-6-18 21:36:09 | 只看该作者
论坛有小寨坝镇的会员吗?这条新闻的水分重吗?一个协会两年的时间能创造出如此的辉煌真是让人羡慕!让人向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8-4 23: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