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因
腹泻病是家兔常见多发病,各种年龄的家兔均易感染。引起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寄生虫、细菌、病毒、中毒以及饲养管理不当等,任何一种影响消化机能的因素都可引起家兔腹泻。
球虫病 不同品种和月龄的家兔都易感染球虫病,以断奶后至3月龄的幼兔感染最为严重,死亡率高。高温、高湿天气多发。病兔体温正常,先便秘、后拉稀,怀孕兔流产,被毛粗乱,机体消瘦,黏膜苍白。剖检肝有黄色小结节,肠黏膜有坚硬白点和化脓性坏死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为肠型和混合型,以顽固性下痢、污染肛门、死亡快为临床特点;二为肝型,可视黏膜黄染,腹围增大,解剖肝部肿大,肝表面有大量灰白点,俗称“花肝”。
魏氏梭菌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多发。各种品种的兔均可感染发病,纯种毛兔和獭兔较易感染,以1~3月龄的幼兔发病较多。体温一般偏低,急性下痢呈水泻,有特殊腥臭味,急剧死亡。剖检胃有溃疡,胃黏膜脱落,小肠充满气体,盲肠与结肠胀气并含有黑绿色稀薄物质,有腐败气味,大肠浆膜出血。
大肠杆菌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大、小兔只均易感,尤以20日龄到4月龄仔兔较易感染。病兔体温正常或略低,外观兔腹部明显膨胀,触摸为气体液体,俗称“胀肚”。黄棕色糊状稀粪或透明胶胨样粪便污染肛门及后躯肢体。解剖可见胃膨大部、十二指肠充满气体和液体,空肠和直肠内充满半透明胶胨样物,粪球细小,外包有黏稠液。
泰泽氏 42~84日龄的兔最易感,秋末至春初多发。体温正常,急性水泻,喂什么颜色饲料拉什么颜色水粪,严重者拉黏液样便。剖检见心脏、肝脏有针尖状或环状坏死灶,盲肠、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出血、水肿,特别是盲肠高度充盈,有气体和褐色粪便。
沙门氏菌病 孕兔及幼兔易发。体温高,拉乳白色稀粪,剖检见胸腹腔积液,肠黏膜有黄色小结节,化脓性子宫炎。
应激因素 饲养管理突然改变。不定时饲喂;饲料、饮水品质不好或采食露水草。寒冷侵袭,兔舍过潮。长途运输。断乳过早、消化不良。有毒饲草、化学药品刺激等因素可导致家兔发生腹泻病。大、小兔均可发生,体温正常,水样下痢。解剖特征性的病变不突出。
预防措施
科学配料 兔是草食动物,在饲养过程中,既要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要素,又要避免无节制地投给过多精饲料。许多养兔者盼望兔长得快、长得好,竭力多喂精饲料,事实上这样做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使兔容易得病。合理搭配精、粗饲料,是预防兔群腹泻病行之有效的措施。生长兔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在5%~16%,泌乳母兔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在18%~20%即可。碳水化合物不应过多,否则会引起肠道菌群平衡失调,细菌增殖,产生毒素,肠壁通透性改变,导致腹泻。而粗纤维可维持肠道正常的微生物区系,保持肠道正常的功能。因此,注意粗纤维的含量非常重要,仔兔和母兔的粗纤维应在15%左右。
卫生消毒 内容包括饲料、饲草卫生及兔舍、用具的消毒措施。如不用霉烂变质的饲料和堆积发热的青草喂兔。兔舍、兔笼及用具除每天清扫外,一般每季度要消毒1次,消毒时要特别重视兔笼内粪便及兔毛的清除。此外,还要注意兔舍的通风干燥。
隔离与检疫 凡新进场的兔均要隔离检疫后进场,隔离场所应严禁闲杂人员进出,隔离区用具等均要消毒处理。
适时驱虫 兔球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尤其是温暖多雨的季节,对刚断奶的幼兔危害性大。球虫侵害兔体后除引起腹泻外,还可以破坏肠黏膜的完整性,使其他病菌乘虚而入,导致疾病复杂化,所以,驱除球虫是防治腹泻的重要措施。
接种疫苗 25日龄注射兔瘟和巴氏二联苗,其后依次进行大肠杆菌、魏氏梭菌免疫,种兔应注射伤寒疫苗。
药物预防 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能有效地预防腹泻的发生。如每吨饲料中加10克金霉素、9毫克维生素B12可使幼兔的死亡率从16%下降至3%。痢特灵、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黄连素等对控制肠炎有效。
饲养管理 定时、定量饲喂,不喂带露水的饲草,保持兔舍周围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惊扰和一切有毒物质的刺激。
希望以上能帮到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