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呵呵:来点儿真格的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楼主: 绿色家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呵呵:来点儿真格的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6-24 15:16:06 | 只看该作者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6:12:4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饲料配制问题我给大家以下几个原则:
1  主料要用好的,豆柏是蛋白的主要来源,要把好关,玉米是能量的来源要尽量减少霉变。草粉是粗纤维的来源。要减少尘土,薄膜的含量,尽可能用未霉变的,其他的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要尽可能的配的足量。在夏天要增加蛋白和能量,在冬天可以增加能量而保持蛋白的量。
2要尽可能的保持配方的稳定性。不要轻易改变
3尽可能的缩短保存期,冬天不超过20天。夏天不超过10天。这样就会减少饲料中维生素的氧化失效
33
发表于 2010-6-24 16:44:20 | 只看该作者
分料分的那么细的话对于我们新手来说有很大的困难。
不过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新手学习的。
34
发表于 2010-6-24 17:2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绿色家园


    谢谢楼主的分享!!!
35
发表于 2010-6-24 18:07:34 | 只看该作者
虽说看有点吃力,到收购还是蛮大的。。学习中……
36
发表于 2010-6-24 20:48:3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河南哪里的?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吗,看了你的帖子学习了!
37
发表于 2010-6-24 21:41:50 | 只看该作者
UP
38
发表于 2010-6-24 21:42:13 | 只看该作者
就是
39
发表于 2010-6-24 22:30:13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传说中的专业
40
发表于 2010-6-24 22:40:15 |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你的帖子。   【养兔感悟】 handshake
41
发表于 2010-6-25 08:45: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0:08:35 | 只看该作者
目前养兔业是到了一个过渡的时期,由原来的散养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变,所以准备从事养兔子和已经从事养兔的朋友都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我们要博采众长,努力提高自己的全面技能,我在此给大家发此贴的目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养兔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工作,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大家要尽可能的按照规范化,技能化,规模化,高效化来规划自己的事业。祝大家事业发达,财源广进
43
发表于 2010-6-25 10:55:06 | 只看该作者
能公布一下你的饲料配方吗?
44
发表于 2010-6-25 12:12: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好啊。按道理说,我们应该放眼未来,心怀天下。可事实上养个12百种兔的,就俨然以成功者自居了。从事养兔业的,很多人的心理是小富即安。(这也包括我)王高喊出了一年挣10万元,你看被大伙扁的。由此可见,从业者的素质是基础。第二是心态,现在上网的新手多如牛毛,都是抱着十万个为什么来的。似乎自从有了电脑,大家都不看书了。而提的问题,在书里很明白就能找到的。读书无用论似乎成了主流。好多网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似乎对书都不屑一顾。提起书,仿佛那是害人的东西。这让我很怀疑他们是否真正细细的揣摩了。书本的最大缺点就是:都是重点,而似乎没有重点。我在隔一段时间,翻翻书,往往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奥,是这样的,对,就是这样的)浮躁已经充满了东兔论坛,充满了养兔圈,甚至还有娱乐圈   【养兔感悟】 tongue以上所写,似乎和楼主的帖子文不对题。也算是有感而发吧。绿色家园老师莫怪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2:4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热血沸腾为佳人
呵呵。干什么事都要有基础,一个人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也就是现在国家努力提高全民教育的目的。原来国家一年才能毕业几千几万的大学生,现在呢一年可以毕业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学生,全民素质提高了,全民的眼界也就开阔了也就出现了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大好局面,所以读书是绝对有用的,通过读书你可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读书学的是基础,实践得到的是经验,两者缺一不可。举个例子:大型企业聘请高学历有丰富经验的的高级人才,中型企业聘请一般学历的人才,小企业只要是能干活的人就要。呵呵可能举例不太恰当,但是说明能力一般是随着学历的提高而提高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5-11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