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毛样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特征是严重下
痢,排水样或黏液样粪便,脱水或迅速死亡。死亡率可达95%。
【流行特点】秋末至春初多发,主要侵害6~12月龄兔。经
消化道感染。饲养管理不当,过热、拥挤等因素都可诱发此病。
【症状】发病很急,以严重水泻为特征。患兔精神沉郁,食
欲不振,迅速脱水,于12~18小时内死亡。也有少数耐过的,
长期食欲不振,生长停滞。
【病理变化】尸体严重脱水,盲肠、回肠末端及结肠前段浆
膜面潮红,浆膜下有出血,盲肠壁水肿、肥厚,肠管内有水样内
容物,黏膜面粗糙,呈颗粒状,慢性病例肠管狭窄。重症的,肝
肿大,肝表面和切面有灰黄色、针尖大到米粒大或弥漫性坏死
点,心肌有灰白色条纹、斑点。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注意环境卫生。
早期可用0. 006%~0. 01%土霉素,饮水。可用青霉素、链
霉素联合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4万国际单位,链
霉素20毫克,每天2次,连用3~5天。
可选用下列验方:
方1玉米雄花适量,炒黄,研成细粉,每次1克,每天3
次,温开水灌服。
方2紫皮独头蒜,捣烂,挤汁灌服10毫升,每天2次。
方3大蒜10克捣烂,马齿苋20克,水煎成药液,冲人蒜
泥,过滤得汁,加糖少许,每次10毫升,每天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