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养兔业生产的意义
1.兔是草食性经济动物
家兔是由欧洲一种野生穴兔经过人们长期驯化而成的一种小型
经济动物。经过人们驯化后,家兔的肉用、皮用、毛用性能远比野
兔高。在野生状态下,它们是以采食植物的根、茎、叶和籽实为主
的一类小动物。尽管家兔经过人们长期的驯化,但它的食性没有发
生变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主要是以草食为主,即使是利用现代
饲料配合技术配制的全价颗粒料,在饲料中也必须添加大量的草
粉,这与其他动物的饲料是有根本区别的,兔虽然是单胃动物,但
兔有发达的盲肠,里面生存着一些与牛羊的瘤胃微生物相类似的微
生物,可帮助粗纤维性食物的残余物消化。草中含有大量的粗纤
维,如果家兔采食的饲料中缺乏草食,则家兔在饲养过程中患病率
大大提高,它们的生产性能也不能充分发挥。兔与其他动物不同,
每日排出的粪便分两种,白天排出的是人们看得见的颗粒状的硬
粪;深夜排出的是软粪团,但不等粪团落地,兔子自己使用嘴对着
肛门把软粪吃进肚里,作第二次消化。与一般家畜相比,家兔的各
类产品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兔肉 兔肉具有“三高三低”的营养优势,已被世界各国
所重视。兔养殖业以其投资小、风险低、周期短、效益高、节粮多
的特点得以在100多个国家蓬勃发展,并在国际扶贫工作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被喻为“扶贫产业”。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在世界人
口逐渐增多、耕地逐年减少的21世纪,兔将是人类获取蛋白质的
主要来源之一。畜牧业专家也认为,兔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
最佳畜种之一。
目前,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心血管病已成
为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医学专家和营养专家告诫人们:调整食物
结构,减少疾病发生,建议食物结构标准为高蛋白、低脂肪、低胆
固醇、低热量、多氨基酸。经科学测定,能达到这一标准的肉类食
品首推兔肉。与其他肉类相比,兔肉具有“三高三低”的优点,即
高蛋白、高磷脂(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热量、低胆
固醇(见表1-1)。兔肉在国外享有“保健肉、美容肉、益智肉”
之称。其实,兔肉对人体的营养保健作用,早已被我国人民所重
视,《本草纲目》记载:“兔肉昧甘性寒,具有补中益气、凉血解
毒、清补脾肺、养胃利肠、解热止渴。”宋朝苏东坡赞道:“兔处处
有之,为食品之上味。”俗语“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有其内
在的科学依据。兔肉因其营养特点,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欢迎,在欧
洲、日本和我国的四川、江西、福建等地有食兔肉的传统习惯,在
四川甚至有“无兔不成席”之说。
表1-1 兔肉与其他主要肉类营养成分及消化率比较

目前,在我国肉类结构中,猪肉占主导地位,但猪肉具有高脂
肪、高热量、高胆固醇等缺点,不利于提高人们的食物质量。因
此,早在1988年,百名营养学专家建议在肉类生产中要逐步降低
猪肉的比重,提高牛、羊、兔、禽肉的比重。
随着国民收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兔肉营养价值的
逐步认识,可以预见兔肉将成为继猪肉、鸡肉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消
费热点,将会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对改变中国人不合理的膳食结
构、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2)兔皮 獭兔和兔板皮均具有保温性好、质地柔软、用途广
泛的特点。优质的成熟兔皮,通过现代鞣制技术可加工生产出多种
款式新颖、美观大方、穿着舒适的时装;其边角余料可制作各种室
内装饰品和玩具;毛质不理想的成熟皮,还可去毛后制革。兔草皮
具有轻、软的特点,还具护肤的作用。优质兔革皮可制作各式钱
包、手提包、童鞋;其油轻革还可代麂皮擦拭精细机械或过滤汽油
或用作服装装饰。兔皮属于中高档毛皮,来源广,价格适中,在我
国及不发达国家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3)兔毛 兔毛膨松、轻软、保温性好,易着色,为高档毛纺
原料。lg兔毛可纺180m毛纱,保温性比羊毛高31.7%,比棉花
高90.5%。除可生产各式华贵、大方的外衣、披肩外,因其吸湿
性较强,且通透性好,广泛用于生产贴身的汗衫、运动衫和保健用
品,其经济价值远远高于棉花和羊毛。
家兔产品,除肉、毛、皮外,还有兔血、兔骨、兔脑和心、
旰、胃、肾等脏器。这些副产品既可食用,也可用于提取医药和一
系列生物制剂的原料。
2.发展兔业生产符合我国国情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
比重逐步提高,畜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
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畜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
出,主要表现为猪、鸡等耗粮型畜禽的比重达大,牛、羊、兔等节
粮型草食动物的比重过小,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低。随着耗粮型畜禽
生产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耗粮型畜禽产品的市场已趋于
饱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草食动物产品则逐渐成为人们食品
消费的热点,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国耕地少,草山、草坡
比较多,水热条件优越、牧草、青饲料、秸秆等资源丰富,具有发
展草食动物规模养殖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动物规模养殖,有
利于将我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家兔是典型的草食动物,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建议把养兔列为发
展中国家的发展规划。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粮食问题比较
突出,为解决我国人畜争粮的矛盾,需调整畜牧业的内部结构,大
力发展以草食家畜(禽)为主的节粮型畜禽。由于家兔具有繁殖力
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又是草食家畜,
与其他家畜相比是食草节粮之冠,所以发展兔业生产符合中国
国情。
3.养兔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最佳畜种之一
家兔是“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动物。高产指产仔
多、产肉率高,控制繁殖胎次的一只优良母兔,在集约化饲养条件
下可年产48只商品兔,以每只2. 5kg计算,每只母兔年可提供商
品兔112. Skg左右,每千克体重母兔年产后代为25kg,而每千克
体重牛年产后代重为0. 6kg,母兔是母牛的42倍左右。除禽类外,
兔在所有家畜中的产量遥遥领先。高效指投入产出率高,每公顷草
地面积兔可转化蛋白质180kg,相当于肉牛转化能力(27kg)的
6.7倍,是单位面积蛋白质转化率最高的家畜。优质指兔肉营养价
值高,肉质优。由此可见,无论是单位草地面积产肉量,还是肉的
营养价值方面,家兔均名列前茅,专家认为兔是发展“节粮型”畜
牧业的最佳畜种之一。
4.养兔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养兔与其他养殖业相比,具有投资少、风险小、周转快、效益
高、节粮多等优点。饲养管理方式也比较容易,饲养规模可大可
小,既可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也可千家万户庭院式养殖。农民不仅
可以利用菜叶、果皮、田边地头杂草等小规模养兔,还可适度规模
种草养兔,均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1只母兔年产5~6胎,年
提供仔兔30只以上,商品兔90日龄出栏,每只体重2. 25~
2. 5kg,按7.O元/kg计算,则毛收入472.5~525元,年可获利
200~300元。群众中流传“家养三只兔,不愁油盐醋;家养十只
兔,不愁棉和布;家养百只兔,走上致富路”,是现实的写照。兔
养殖在国际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一直把
兔养殖作为国际扶贫的重要项目。四川省肉兔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经
济的支柱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保持了将近
20年的稳步发展。因此,疏通兔产品销售渠道,为养兔户提供技
术等综合服务,因地制宜,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大力发
展兔养殖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