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五届、第六届世界养兔科学大会所阐述的基本观点和论据
来看,目前全世界106个国家饲养的家兔共有三大类型,即以毛用
为主的长毛兔(安哥拉兔)、以皮用为主的獭兔和以肉用为主的肉
兔(包括皮肉兼用型兔)。由于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之间需要相互
平衡和相互制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对生存空间逐渐变小,
生态环境变劣,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需要不断地开发能节
约资源、变废为宝的生产项目。家兔生产就是这些项目中引人注目
的一个。在一个时期内,家兔生产将优先得到发展。
1.世界养兔业向肉用为主的方向发展
随着养兔生产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已逐渐认识了兔肉的价
值,这是由人类自身需要与兔肉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所决定的。
家兔与马、牛、羊等一样,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作
用,它以食草和农副产品为主,不与人类争粮,而且以较快的速度
向人类提供最廉价、报酬最高的动物性食品。
兔肉可以鲜食,将家兔屠宰后,可用煎、炒、烹、炸、卤、
熏、烤等方法烹调食用,这些是人们最常用、最喜欢的食用方法,
味道鲜美。兔肉也可以干食,如将兔肉脱水干制成兔肉松、兔肉干
等,与其他肉类的干制品相比,具有容易咀嚼、好消化等特点。
2.毛用兔向粗毛型方向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饲养长毛兔最多的国家,生产的兔毛占国际市场
贸易量的90%左右,是兔毛出口大国。德国、法国、英国、美国
等虽然致力于长毛兔的培育和繁殖,但主要目的是输出兔种,不是
发展兔毛生产。我国仍将是今后国际兔毛市场的主导和支柱。
兔毛中含有一定量的粗毛,一方面可以减少饲养过程兔毛的缠
结和擀毡,使得到的兔毛蓬松、干净;另一方面有利于纺织工业的
抓毛、清洗、粗纺和细纺等工艺处理,还可使制品美观、光泽、保
暖、立体感强。在第五届、第六届世界养兔科学大会上,各国专家
已探讨用导入粗毛基因的方法,进行横交继代和固定,增加粗毛含
量,提高兔毛产量。我国一些兔毛产区已充分利用存养量大的资源
优势,开始培育粗毛型长毛兔,取得了显著成绩,如江苏省农业科
学院畜牧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等在这方面已有较
大突破,粗毛型长毛兔有望在我国首先培育出来。
3.皮用兔向优质型方向发展
肉用兔或皮肉兼用兔的毛皮,被覆的兔毛较长,可以加工成裘
皮制品,而且来源广泛,是养兔业应重点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产品。
但其制品在美观方面稍显逊色,档次较低。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裘皮制品
有了更高的要求。以獭兔为代表的短毛型兔,被覆1. 6cm左右的
短绒毛,非常平整,状似剪绒,加之具有多种艳丽毛色,故早些时
候饲养獭兔的目的多以观赏为主。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兔种的
扩散和兔群的扩大,人们将其毛皮加工成裘皮制品,由于制品美观
大方、轻便保暖而赢得人们的欢迎。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开始
追求裘皮制品颜色、图案的多样化,而獭兔天然的色彩虽然有多
种,但总是在满足需求方面受到限制。近几年来,白色獭兔广受欢
迎,这是因为白色獭兔皮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染成各种颜色,制出
各种新颖图案。
4.饲养管理向工厂化方向发展
随着养兔业的发展和人类对兔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养兔饲
养管理方式已由小规模的个体户饲养,逐渐转变成大规模的工厂化
合理饲养。工厂化饲养,可以设计、建造布局符合要求的兔场和兔
舍,可以采用先进设备和设施,饲喂全价饲料以保持家兔产量高、
成本低,有效地控制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5.家兔育种向杂交配套方向发展
为了提高养兔的经济效益,商品兔生产正由单一品种繁育或二
元杂交,向多元化配套系方向发展,并以此获得生长速度快、饲料
报酬高、抗病能力强的优秀后代。如法国的布列塔尼亚兔、德国的
齐卡肉兔,商品代的杂交优势非常明显。在长毛兔生产中,用两个
以上品系或品种杂交,再导人适当的粗毛型基因,可大大提高兔毛
的产量和粗毛含量。
6.兔病研究向预防为主方向发展
家兔个体小、抗病力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如果感染上传染
性疾病,可在短期内造成大量死亡。因此,各国专家、学者均在致
力于研制预防各种疾病的疫苗。在生产实践中,定期进行疫苗预
防,增强家兔对各种疾病的免疫力,是关系到养兔业能否健康发展
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兔瘟疫苗、巴氏杆菌疫
苗、A型魏氏梭菌疫苗等,对我国和世界养兔业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