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东兔养兔论坛

搜索
东兔养兔论坛 小说 养兔 养兔书文字版 家兔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三、我国养兔业的现状

三、我国养兔业的现状

小说:家兔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作者:张庆德 熊家军 刘兴斌| 更新时间:2012-06-07 12:10:35| 字数:3303| 加入书签
2000年以来,我国“三兔”(肉兔、獭兔、毛兔)生产呈波浪
式发展,形势相对较好。同期,我国的畜牧业由于受疫情、饲料价
格上扬、增收缓慢、自然灾害等影响,出现亏损现状。在大环境不
利的形势下,兔业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确实不易。
1.兔业的结构和布局趋于合理
(1)养兔者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人们逐渐从盲目养兔、追风
养兔的恶性循环中跳出来了,开始有了市场意识,根据市场霈求和
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品种,使饲养效益最大化。如我国南方沿海
地区及四川的人们喜欢吃兔肉,当地农民大多选择饲养肉兔。华东
各省饲养长毛兔历史悠久,而且形成了兔毛销售市场,养长毛兔的
就比较多;东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寒冷,适宜饲养皮毛动物,人们往
往选择獭兔饲养。做出这样理性的选择,可以发挥地域优势、降低
风险,减少投入,提高效益。
(2)规模化、区域化养兔正在形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过去那种“小生产”模式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我国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为新时期的养兔事业注入了活力,养兔专
业村、专业乡像雨后春笋般兴起,养兔小区渐成时尚。这样规模
化、区域化的养兔生产,有利于与“大市场”紧密联系,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3)产业化龙头企业浮出水面 多年来,养兔事业一直缺乏真
正的龙头企业带动,致使我国兔产品市场总是受到国际市场影响而
不稳定。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投资兔业集
约化生产,形成了科研、育种、养殖、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
现代化兔业产业链,真正带动了养殖户的有序生产,注重于产品的
全面开发,产品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附加值不断提高,使得过去
那种依靠初级兔产品外销的局面得以改变。
2.科技动力促进兔业生产力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对兔业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兴奋剂。经过我国广大
的兔业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长期努力,我国兔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
成就。家兔育种方面,研制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兔选育测定模式,并
培育出了一些性能优异的新品系和高产类群,如皖系长毛兔、镇海
巨型高产长毛兔、珍珠系长毛兔、沂蒙巨型长毛兔、苏I系粗毛型长
毛兔、泰山粗毛型长毛兔、哈尔滨大白兔、塞北兔、太行山兔、安
阳灰兔、齐兴兔、吉戎獭兔、四川白獭兔、金星獭兔等,特别是一
些长毛兔群体的年产毛水平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繁殖和生
物技术方面,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精液冷冻、胚
胎移植、胚胎冷冻、试管兔、转基因兔等研究均获得成功;兔病研
究方面,在一些重点领域,特别是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原研究率先
取得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研制了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症、
巴氏杆菌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大肠杆菌病等
疾病的疫苗,较好地控制了兔病的发生;兔产品加工利用方面,进
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开发兔肉制品、兔草皮制品、兔裘皮制品、兔
毛制品等,特别是兔毛细支面料——兔绒绸的成功研制,解决了兔
毛制品易缩小、起球、掉毛的难题,提高了兔毛的利用价值。
3.组织化程度正在加强,行业逐步走向规范,社会影响广泛
改革开放后,多数省级农业科学研究院设有从事兔业科学研究
的机构,在一些养兔主产区还建立有专一从事兔业研究的研究所;
养兔学被列为农业高等院校的专业课,一些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
校也开设了养兔学课程,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兔业科技人才,广大兔
业科技工作者通过编写出版物和利用现代媒体(如电视、广播、因
特网等),传播养兔知识及信息,1982年创刊《中国养兔杂志》,
至今已出版150余期,科学普及工作成效显著。
我国先后成立了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
会等全国性的兔业组织,各地也相继成立了养兔协会、专委会、研
究会等兔业专业组织,围绕服务兔业产业,紧密结合生产,开展调
查研究,协会在政府与养殖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政府部门及养
兔场户提供咨询,制定技术标准或规程,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学术
研讨,编辑出版养兔刊物,在普及科学养兔知识,推动兔业科技进
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性兔业组织每年都组织专业活动,如学术研讨、产品展示
与交易、高层论坛等,自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兔肉节,并举
办了两届中国兔文化节。一些养兔主产区还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家
兔比赛,挖掘兔文化内涵。由于兔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
快、产品优、效益高、前景广、适合国情等优势,引起社会媒体的
广泛关注.上至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
报、农民日报,下至乡镇广播站、村墙报,都曾多次宣传、报道过
兔业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
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4.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促进兔业健康发展
(1)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畜牧业生产 我国政府重视发展畜牧业
主产,制订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法规、法令,同时颁布
了一些优惠政策,从生产到加工、销售、实施绿色通道。在兔业发
展方面,各级政府十分关注,为了促进兔业发展,制订了一些扶持
政策,像四川仪陇、苍溪、黑龙江齐齐哈尔、江苏太仓、浙江宁波、
安徽颍上、山东各地的政府部门,采取了在资金上扶持、在用地上
优先、在税务上减免、在荣誉上激励、在技术上辅导、在产品销售
方面引导养殖户联合起来做市场,加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
了一些养兔专业村、专业乡或养兔小区,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
(2)建设新农村,兔业显威力 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发展农村经
济,使农民增收。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已跟不上当前农村经济发
展的步伐,兔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突显生机。兔的繁殖能力是任何
畜禽望尘莫及的,兔子是节粮型食草动物,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政
策。兔产品质优价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市场活力,一
些地方政府把兔业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优选项目深得民心,农民通过
养兔赚钱,提高了生活质量,加快了文明进程,邻里之间更加和
谐,社会风气得到优化。
5.我国兔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水平不高,市场波动较大 能起到带动性功能的产
业化龙头企业仍太少。我国目前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兔业龙头企
业,分布在山东、浙江、江苏、吉林、黑龙江一带,还有许多重点
养兔地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处于无序状态,抗风险能力薄
弱,要么一哄而上,要么谈兔变色,总是随市场变化导致高潮、低
潮的交替出现,,影响兔业的健康发展。
(2)经营秩序混乱,组织化程度低 主要表现在种兔经营和兔
产品市场方面。国家在种畜禽管理方面虽然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
规,但在种兔管理上不够深入,往往被炒种者钻了空子,如长毛
兔,有人在媒体上宣传只兔年产毛4000g以上,彩色长毛兔被说的
神乎其神,天工巧作,价值连城;獭兔巧立名目为“海狸王”、“天
鹅绒”、“雪绒兔”、“长足厚”等妖惑人心;肉兔美其名日“药王
兔”、“野兔”等抬高价格,并夸大其词,宣扬高利润、高回报,更
有甚者以养兔为名非法融资而被判极刑。在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方
面,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往往各自为战,引发不正当竞争,个别
人还以非法组织的名义出版非法刊物,在全国各地乱卖牌匾,乱办
基地,乱发种兔,使不明真相的人上当受骗。
(3)科学研究不力,新产品开发滞后 我国至今尚没有专门的
兔业科研机构,对兔业未来的发展缺乏前瞻性研究,仅凭一些散居
在各地的非职业专家对兔业未来的预测只能作为一家之言,不具有
权威性,其科学性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可操作性不强。兔产品在开
发创新方面十分滞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兔产品大多是企业自
行研发的,科技含量不高,因而附加值不高,对部分人的高端需求
难以满足,一些兔产品的质量标准国家尚未制定,质量监测也不太
严格,虽然有些企业生产的兔肉已经取得了国家食品部门颁发的绿
色标志,但在每个生产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8-12 00: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