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多在春秋两季发生于
成兔。交配是主要的传染途径,但患败血型和传染性鼻炎的病
兔,细菌也可能转移到生殖器官,引起发病。
【症状】母兔阴道有黏液性、浆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流出,
多次交配而不怀孕,母兔一侧或两侧子宫扩张。急性感染时,子
宫轻度扩张,腔内有灰色的水样渗出物;慢性感染时,子宫高度
扩张,子宫壁变薄,呈淡褐色,子宫腔内充满黏稠的奶油脓性渗
出物,常附着在子宫内腔上。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严禁病兔交配。
可选用下列验方:
方1 蒲公英25克,菊花10克,赤芍10克,水煎灌服,
每次10~15毫升,每天3次。
方2苦菜50克,水煎灌服,每次15毫升,每天2次。
方3蛇床子、黄柏、苦参、贯众各3克,煎水冲洗阴道,
每天1次。
方4黄连、黄芩各0.5克,黄柏10克,水煎灌服,每次5
毫升,每天2次。
方5穿心莲5克,水煎灌服,每次10~15毫升,每天2~
3次。
方6双花15克,菊花10克,水煎灌服,每次10~15毫
升,每天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