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由于灰土和各种杂物落入耳内引起发炎:或圭由于兔
患感冒、流感、传染性鼻炎、化脓性结膜炎等继发感染引起。多
数发生在冬春两季。感染的细菌一般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数发
生于成年兔和青年兔,仔兔少见。
【症状】患单侧性中耳炎时,病兔将头颈倾向患侧,患耳朝
下,有时出现回转、滚转运动,因此又叫斜颈病。患两侧性中耳
炎时,病兔低头伸颈。化脓时,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萎
靡。脓汁潴留时,听觉迟钝。鼓室内壁充血变红,积有奶油状的
白色脓性渗出物,如果鼓膜破裂,脓性渗出物可流出外耳道。感
染可扩散至大脑,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本病多呈慢性经过,可长
达一年以上。
【防治】预防措施主要是及时治疗兔的外耳道炎症、流感、
鼻炎、结膜炎等疾病。
可选用下列验方:
方1大蒜捣烂,加水少许,用纱布过滤滴耳。
方2将大蒜捣碎挤汁,用蒜汁加60%的白酒混在一起,用
棉花浸1~2小时,往耳内轻轻搽,用蒜汁浸透硬块,再用镊子
轻轻地夹住硬块,然后慢慢拿出。每天上蒜汁1~2次,3~5天
可痊愈。蒜汁泡酒时,绝不能以酒精代替白酒。酒精掺蒜汁将会
形成硬块。
方3猪苦胆1个,取胆汁滴在耳内,每次3~5滴,每天
2~3次。
方4将白矾放入猪胆汁内,,浸泡12小时,取出晒干,研
末,每用少许,吹入耳内。
方5如果耳内流脓,可用马勃1克,桔梗2克,连翘3
克,水煎灌服,每次10毫升,每天2次。
方6龙骨5克,枯矾5克,冰片0.5克,共研细面,吹入
患处。
方7鲜马齿苋捣烂,绞取自然汁,滴入耳内,每天3次。
或鲜生地根,挤汁滴耳。或鲜益母草嫩叶,挤汁滴耳。
方8蒲公英10克,地丁、菊花、黄柏各5克,水煎灌服,
每次5~10毫升,每天3次。
方9 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各3克,水煎灌服,每次
5~10毫升,每天3次。
方10黄连1克,冰片0.2克,共为细末,每用少许,吹
入耳内,每天1~2次。
方11龙胆草、白芷、黄芷各3克,水煎灌服,每天1剂。
方12雄黄、枯矾各3克.共为细末,每用少许,吹入耳
内,每天数次。
方13轻粉1克,冰片0.1克.共为细末,每用少许,吹
入耳内。
方14蒲公英25克,菊花10克,赤勺10克,水煎灌服,
每次10毫升,每天2次。
方15黄连、黄芩各5克,黄柏10克,水煎灌服,每次10
毫升,每天2次。
方16穿心莲5克,水煎灌服,每次5~10毫升,每天2~
3次。
方17双花15克,菊花10克,水煎灌服,每次10毫升。
以上各方,在向耳内吹、滴药前,应先清除耳道脓汁、硬
物、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