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因兔经常吞食自身,或其他兔的被毛称食毛癖。当毛
在胃内缠结成球,阻塞幽门时称毛球病。
发病原因
1.兔笼狭窄,放养兔太多,相互拥挤,互吞兔毛,或管理
不善,毛擀毡不适,脱落于垫草上的毛未及时清除而被吞食。
2.缺乏矿物质(钙、钠、钴、铜、锰、铁、硫)、维生素
(尤其B族维生素)及蛋白质。
临床症状食欲减退,经常可见吞食兔毛,如持续吞毛即成
食毛癖。如在胃中已形成毛球,并在幽门形成阻塞,则表现渴欲
增加,消瘦,常伏卧,胃膨胀,在前腹部向里向前触摸,可能触
摸到毛球,不排粪。如毛球较小,与粪混合成串珠状,常在小肠
形成阻塞而不排粪。病程延长终至衰竭死亡。
诊断要点有食毛现象,毛球阻塞幽门时,渴欲增加,伏卧
不动,废食,不排粪。可能在前腹部触到毛球。
类症鉴别
1.便秘类似处:减食或废食,排粪少或不排粪,胃部膨
大。不同处:触摸腹部,可摸到肠有积粪。
2.肠臌胀类似处:废食,腹部膨大,胃膨满,伏卧不动。
不同处:多因吃易发酵饲料而病,较急性。前腹部触诊,胃松软
而不坚实。 ’
防治措施控制养兔密度,不使其拥挤。每天饲喂应注意矿
物质、维生素和蛋白质成分的含量,注意供给蛋白质含量高的饲
料(如血粉、蚕蛹、大豆饼、芝麻饼、花生饼、黄豆等)和充足
的粗纤维饲料。见有食毛癖的兔,每天喂给蛋氨酸(每片0.25
克)1~2克,可于1周内停止食毛癖。发现毛球病,应及时治
疗。
1.用香油或液体石蜡20~30毫升,人工盐3~5克,加水
30~50毫升,导服。
2.毛球排出后,用食母生1~2片,多酶片1—2片,复合
维生素B1~2片,内服。每天2次,连用2~3天。
3.毛球较大,用药不能解决时,则用剖腹术,切开胃,取
出毛球,之后消毒,缝合胃壁、腹壁、皮肤,并每天使用抗生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