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而致消化不良。以腹泻为特征。
发病原因
1.饲料饲草不清洁(残存底层的混有泥尘污物)。
2.断乳幼兔突然变更饲料,或矿物质缺乏,异嗜。
3.兔舍潮湿,气温较低,腹部着凉,牙齿不整。
临床症状减食,精神不振,粪软或拉稀,粥样或水样,有
未消化食物,无恶臭。有异嗜(吃粪污垫草,啃兔笼,散养啃
墙),虚弱无力,不愿运动,有的轻度腹胀和腹痛。体温不高。
后肢粪污。
诊断要点减食,有的有异嗜,粪软或腹泻,粥样或水样,
含未消化食物。体温不高。
类症鉴别
1.胃肠炎类似处:多因饲养管理不善和饲料不清洁而病。
排粪软,粥样或水样,后肢粪污。不同处:体温升高。粪有胶冻
样黏液,恶臭。容易因吸收肠道有毒分解产物而引起自体中毒。
2.兔球虫病类似处:食欲不振,腹泻,水样,后肢粪污。
不同处:病原为球虫,有传染性。粪检有卵囊。
3.兔A型产气荚膜梭茵病类似处:精神不振,不吃,体
温不高,稀粪水样,后肢粪污。不同处:病原为魏氏梭菌,有传
染性。粪水污褐色或污绿色,有特殊腥臭味。多在水泻当日或次
日死亡。剖检:开腹即嗅到特殊腥臭味。胃底黏膜脱落,有大小
溃疡。盲肠、结肠充满气体和黑绿色稀粪。用对流免疫电泳法,
可检出肠液中外毒素。
4.大肠杆菌病类似处:精神不振,不吃,排粪糊状、水
样,肛周、后肢粪污。不同处:病原为大肠杆菌,有传染性,急
性流涎,1—2天死亡。亚急性粪黄色、棕色,糊状或水样,或
半透明胶冻样黏液,耳尖和四肢发冷。剖检可见空肠、回肠、盲
肠、结肠充满胶冻样黏液。用标准血清作凝集反应,可确定血清
型。
5.泰泽氏病类似处:精神不振,不吃,排粥样、水样粪
便,后肢粪污。不同处:病原为毛发样芽孢杆菌。急剧腹泻,粪
褐色,迅速虚脱,12~48小时死亡,病死率95%。剖检可见回
肠末端以及盲肠、结肠前段弥漫性出血,圆小囊和蚓突变硬,有
坏死灶,盲肠黏膜粗糙。用病区病料涂片姬姆萨氏或镀银法染
色,可证明细胞浆内存在毛发样芽孢杆菌。
6.仔兔轮状病毒病类似处:精神不振,排粥状、水样稀
粪,后肢粪污。不同处:病原为轮状病毒。有传染性,粪水如蛋
花汤样有白色、棕色、灰色、浅绿色,有恶臭。以病料悬液超速
离心,将其沉淀物经负染色后电镜观察,发现轮状病毒。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兔舍清洁卫生、干燥,温度
恒定,通气良好,饲槽定期洗刷、消毒,搞好饮水卫生,勤换垫
草,饲喂定时、定量,更换饲料应逐渐进行,使兔的胃肠有适应
过程。对病兔治疗:
1.用人工盐2~3克加水40~50毫升灌服,隔1—2小时再
用食母生2~3片或乳酶生4~6片内服,每天2~3次。
2.腹泻严重时,用磺胺脒1—2片,硅炭银1—2片,复合
维生素B1~2片,研末与蜂蜜调成糊状涂于舌根服,每天2次。
3.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3~5毫克)、维生素C(每兔0.5~1
毫升)、复合维生素B(每兔0.5~1毫升)皮注,12小时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