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后段全层脱出于肛门外称直肠脱,仅接近肛门的直肠黏
膜脱出于肛门外称脱肛。
发病原因
1.慢性便秘,长期腹泻,直肠有炎症时,腹内压增高,过
度努责。
2.营养不良,年老体弱,长期患消耗性疾病及某些维生素
缺乏。
临床症状初期排粪后直肠黏膜少量露出于肛门外,呈粉红
或红色,站立起来露出的黏膜即缩进肛门。如不及时治疗,脱出
的直肠转长,即使站立脱出的肠段也不能缩进肛门。露出的直肠
黏膜水肿、淤血,呈暗红或青紫色,易出血,甚至黏膜坏死,并
附有兔毛、粪便、草屑,严重时排粪困难,废食。不及时治疗能
导致死亡。
诊断要点直肠脱出于肛门外,站起即缩进肛门(肛脱)。
直肠脱出较多,站立也不缩进肛门(直肠脱),脱出部黏膜红、
肿,粘附粪草,甚至破溃。
类症鉴别
阴道脱和子宫脱类似处:露出一部,起立即回缩。不同
处:阴道及子宫均脱出于阴门外。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充足营养(包括各种维生素
和矿物质),使兔有强壮的体质,同时保持兔舍清洁卫生。注意
观察排粪情况,如有便秘、腹泻应及早治疗,防止因努责而致直
肠脱出,发现病兔及时治疗。
1.用0.3%高锰酸钾液,或0.1%新洁尔灭液,或2%明矾
液,将脱出的直肠黏膜除去黏附的粪、草、泥,并充分洗净,捏
挤出水肿液,涂碘仿鱼肝油(1:10)或庆大霉素,提起后肢使兔
倒立。
2.用止血钳夹一个大棉球(比肠腔稍大)顶住肠口向肛门
里推送,接近肛门时用左手(或助手帮助)护住直肠推入肛门。
完全推进后,再慢慢捂着肛门取出止血钳。使直肠勿随止血钳脱
出肛门。为使直肠确实复位,应再推送一次。
3.直肠复位后,将肛门作荷包缝合,以防止直肠再次脱出。
4.用青霉素2万—4万国际单位,用蒸馏水1毫升稀释后加
2%普鲁卡因1毫升,于后海穴(尾根、肛门之间)注入,以避
免努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