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出血性肺炎。是由兔出血性病毒
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以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发病率和病
死率高、内脏出血为特征。
病原和流行病学兔出血性病毒是没有囊膜的球形颗粒,大
小在28~33纳米之间。可刺激兔体产生血凝抑制(H1)抗体。仅
感染家兔,其他畜禽不感染,长毛兔、青壮年兔最敏感,老龄兔、40
日龄以下兔、吮奶兔、断奶前后仔兔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流行有季
节性,以秋末至来年春末为流行季节。病兔对环境的污染是主要
传染因素,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黏膜伤口为主要感染途径。
临床症状人工感染,潜伏期48—96小时。
1.最急性感染后10~12小时,不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只是在兔笼内乱跳几下,惨叫几声即倒下死亡。有10%死亡时鼻
流泡沫血液。多出现在流行初期。
2.急性健康兔感染后24—40小时,体温升高(41—42℃),
数小时后下降,沉郁不愿动,减食或不吃,有渴感,呼吸迫促,濒死
前突然兴奋,在笼内惊厥、蹦跳、挣扎、咬笼、狂奔,然后前肢伸向左
右侧伏地,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乱划或惨叫几声而
死亡。少数死兔鼻腔流泡沫样血液。多发于流行中期,病程12~
48小时。
以上两类绝大多数发生于青年兔和成年兔,死前肛门松弛,肛
周有黄色黏液玷污,粪球外附有黄色胶样分泌物。
3.亚急性一般发生在流行后期,多发生于3月龄以内幼
兔,体温41℃,委顿,减食或废食,严重消瘦,毛无光泽,病程2~3
天。大部分预后不良,仅一部分可耐过。
病理变化全部肺脏有从针尖大至绿豆粒大弥漫性出血。气
管黏膜淤血、出血:部分有泡沫样血液。心包水肿,心内外膜、乳头
肌周围、心肌有针尖大点状出血。胸腺胶样水肿,并有针尖大至粟
粒大出血点。肝脏肿大、淤血、质脆,切面粗糙,也有少量出血点,
胆囊增大,充满暗绿色浓稠胆汁,黏膜脱落。脾脏肿大,呈紫蓝色,
表面凹凸不平。肾脏肿大、淤血,黑褐色,有少量出血点,少数有黄
白色坏死斑。胃内容充盈,黏膜脱落。胃肠少数浆膜,有针尖至粟
粒大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胶样水肿,切面有点状出血。脑膜轻度
水肿、充血。孕兔子宫黏膜充血、淤血和有数量不等的出血点。胎
儿死亡。
诊断要点秋末至来年春末流行。最急性,不显症状即突然
死亡。急性41~42℃,沉郁,不愿动,口渴,呼吸迫促,突然兴奋、
蹦跳、狂奔,惨叫几声即死亡。哺乳仔兔不病。用抗生素或磺胺类
药治疗无效。剖检可见肺脏、气管,心内外膜,乳头肌周围,心肌、
肾脏、胃肠浆膜,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均有出血点。用已知抗兔病
毒性出血症血清,检查病料中未知病毒,在96孔V形微量滴定板
上加被检病料(肝脏组织悬液),做2倍稀释,然后加抗血清,摇均
匀,于37℃作用20分钟后观察结果,凡被已知抗血清抑制血凝
者,证实本病毒存在,为阳性。
类症鉴别
1.兔巴氏杆菌病类似处:有传染性。常不显症状即突然死
亡,体温高(41℃以上),死前体温下降,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病程
短。剖检可见气管有血色泡沫,肺脏充血、出血,心脏内外膜有出
血点。不同处:病原为巴氏杆菌。有咳嗽,喷嚏,有鼻炎,流黏液
性、脓性鼻液。常出现结膜炎,子宫内膜炎,睾丸炎,肺炎,脓肿
等。剖检可见肋膜和肺脏常有白色纤维素附着,肝脏有坏死灶。
心血、肝脏、脾脏涂片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的卵圆小杆菌。
2.氯苯胍中毒类似处:呼吸迫促,有时转圈、前冲,昏迷至
死。不同处:因长期服用或氯苯胍用量过大而中毒。麻痹,可视黏
膜发绀。剖检可见胃底充血,肠管蓝紫色。肝脏、肾脏淤血。
防治措施’不从疫区购进兔,引进兔时要严格检疫。已有本
病发生时,应停止兔的交易市场。严禁商贩进家收购兔毛或代剪
兔毛,不要接受已病母兔的仔兔代养,防止传播病毒。兔舍应保持
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用兔瘟组织灭活疫苗为断乳兔(在仔兔30
日龄时进行首免)和成年兔免疫,每只注射疫苗1毫升,每年注射
2次。对疫区或受威胁区,可用灭活苗或病毒性出血症细胞培养
甲醛灭活苗(DJRK)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对病兔尸体、兔毛深埋,
兔舍、用具用2%烧碱水或3%过氧乙酸消毒。对病兔用高免血
清,每兔肌注5毫升,每天1次,连用3天。同时应用对症疗法(樟
脑磺酸钠、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K3.止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