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东兔养兔论坛

搜索
东兔养兔论坛 小说 养兔 养兔书文字版 新法养兔 六、家兔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六、家兔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小说:新法养兔| 作者:渔汛| 更新时间:2012-06-08 04:26:01| 字数:8612| 加入书签
(一)兔瘟
兔瘟学名为兔急性病毒性出血症,也称为兔传染性肝坏
死、兔传染性出血症、兔X病。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
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潜伏期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呈
暴发群发性流行,常给予兔场致命性的打击。
此病1984年在我国江苏省首次暴发,以后逐步蔓延至全
国。目前,我国各地均有兔瘟流行的报道,已成为家兔养殖威
胁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1.流行病学
(1)病原体兔瘟病毒。
(2)易感兔龄3月龄左右青年兔(目前有幼龄化倾向)。
(3)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早春、晚秋季节多发。
(4)传播途径带毒兔为传染源,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
播。
(5)流行特点急性型暴发、群发。
2.诊断要点 ①青壮年兔突然群发口鼻出血尖叫惊厥
死亡;②死前伴有明显精神兴奋症状,死后角弓反张;③死
前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温呈不规则热型;④病兔未注射疫苗,
或注射不足3天,或注射过期假冒疫苗。
3.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 病兔死前不表现任何症状,只是在笼内乱
跳几下,随后倒地、口鼻出血、尖叫、抽搐死亡(多见于流行初
期)。
(2)急性型 病兔突然沉郁、停食、体温升高、喜欢饮水。
死前精神亢奋,在笼内乱撞、乱啃、乱咬。不一会儿,两前肢伸
向左右两侧,趴在地上,两后腿支起,全身抖动,然后倒地,四
肢不断做划船状摆动,最后头向后仰,腿向后挺,尖叫抽搐,
口、嘴流出血样泡沫分泌物而死亡。
(3)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一般发生在流行后期,多发生于
3月龄内的幼兔。兔体严重消瘦,被毛蓬乱,病程2~3天,大
部分死亡,少部分急性期耐过后病情逐步好转。
(4)慢性型 病兔精神沉郁,前肢向前伸展,头低下触地,
不吃不喝,有的能拖5~6天,大部分衰竭至死,少部分耐过后
存活。
4.解剖特点 外观营养良好,鼻、嘴紫绀,有含血的鼻
液。
全身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针头大或小米粒大的出血点
或出血斑,肝变性肿大,呈淡黄色或土黄色,质脆,切面多呈槟
榔样花纹,有的肝淤血,呈紫红色。脾呈蓝紫色、高度充血、质
脆。脑膜充血,有出血点。
5.试验检查
(1)人O型红细胞凝血试验阳性 这是一种诊断兔瘟非
常简便的快速方法。当出现死亡兔不能确诊时,应迅速用此
法鉴别。

(2)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检查 白细胞、血小板总数明显减
少。
6.预防 兔瘟是一种毁灭性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
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常导致全群覆灭。另外,得病以后,本
病除了注射价格昂贵的高免血清以外,尚无特效药可以治疗。
所以,防治本病的最好办法就是注射兔瘟疫苗。
(1)方法 首免,35~40日龄皮下注射兔瘟组织灭活疫
苗1毫升。二免,60天后,再皮下注射兔瘟疫苗2毫升。以后
每半年注射1次,每次1毫升。
(2)注意事项①疫苗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严防购
进假冒或过期疫苗;②疫苗一定要按规定温度保存,长时间
常温放置和已经结冰的疫苗千万不要继续使用;③在家兔受
到应激刺激时,不要马上注射疫苗,一定要等应激反应过后再
注射(有应激期间注射疫苗第二天诱发兔瘟的报道);④兔瘟
疫苗主要有3种类型,一种是组织灭活疫苗,第二种是加油佐
剂的组织灭活疫苗,第三种是与其他疫苗如巴氏杆菌、魏氏梭
菌等疫苗混在一起的混合疫苗。使用时,要注意看说明。兔
瘟油佐剂蜂胶疫苗是一种长效疫苗,相对来讲免疫时间长一
些。免疫效果更为突出。
7.疫情处理方案 当本场发生兔瘟疫情后应马上着手
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立即将病兔与可疑兔送到下风处隔离室隔离,并对
健康兔紧急进行疫苗注射,死兔一律焚烧后深埋。
二是立即停止一切对外经济交往,严密封锁疫区,动员全
场人员紧急进行消毒处理。兔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或
用3%火碱水,或用20%石灰水进行消毒。车辆等用过氧乙
酸消毒。周围污水用漂白粉消毒。兔舍工作人员也要做好自
身的消毒处理。
三是立即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如实汇报疫情情况。
四是健兔改饮凉白开水,青饲料用0.5%高锰酸钾水洗
涤晾干后再喂。适量增加精料,日粮中加抗生素预防并发症
发生。
(二)巴氏杆菌病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可多部位寄居的巴氏杆菌引
发的一种对兔群危害较大也最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该菌平常可生长在带菌兔的鼻腔中,呈隐性感染。据甘
肃农业大学陈怀涛教授介绍,有30%~75%家兔上呼吸道有
巴氏杆菌,但无症状。当遇到适宜条件时,便可在兔群中流行
或暴发。幼年兔、体弱兔多呈急性败血症型、急性肺炎型、胸
膜炎型和亚急性肠炎型。慢性型以中、青年兔居多,常呈局部
感染。多见于中耳炎型、结膜炎型、生殖器炎症型和皮下脓肿
型。因而,临床症状表现形式非常复杂。
1.流行病学
(1)病原体 多杀性巴氏杆菌。
(2)易感兔龄 均易感,2~6月龄兔、弱兔死亡率最高。
(3)流行季节 春、秋多发。
(4)传播途径 带菌兔为传染源,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染。
(5)流行方式 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2.诊断要点 ①鼻炎是巴氏杆菌病的病源,所以脓性鼻
炎是巴氏杆菌病的必备症状之一。②本病发生前一般有明显
的应激因素。③患病兔未注射过巴氏杆菌疫苗,或注射已过
期疫苗。④群发兔症状轻重不一,抗生素治疗有效。⑤各型
有明显的症状特征。如急性败血症型以2月龄左右幼兔和体
弱兔为主,死时很像兔瘟,应及时做人O型血细胞凝集试验
与之区别。另外,巴氏杆菌病有鼻炎,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显著
增高,核左移,而兔瘟白细胞明显减少。这都有别于兔瘟。⑥
急性肺炎型肺部有明显的干或湿啰音。急性肠炎型则以散发
的腹泻腹胀为主,并且很快死亡。解剖肺部有典型的肝样实
变特征。传染性鼻炎型呈拉风箱样呼吸。中耳炎型歪脖、斜
颈,头向哪边歪,病变在哪侧。
3.临床症状
(1)急性败血症型 病兔突然流涕、高热呈稽留热型,精
神极度沉郁,呼吸急促,不久即惊厥死亡。死前体温突然下
降。死后角弓反张,口鼻有血样渗出物。
(2)急性肺炎型 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头向上仰,
呈腹式呼吸。肺部听诊有哕音。精神极度委顿,食欲废绝。
大多预后不良。
其他型典型症状略。
4.解剖特点 败血症型全身脏器均有出血点,实质脏器
肿大,个别部位可见明显坏死,心包有黄色积液,尤其是肺部
变化为明显。鼻腔有脓性分泌物。
5.实验室检查①取病料做涂片染色检查,如查到巴氏
杆菌即可确诊。②取耳血做白细胞计数、分类,可见白细胞明
显增高、核左移。③对群兔进行煌绿滴鼻试验,可迅速查出病
兔和隐性感染兔,有利于对感染兔早期治疗,也有利于对本病
迅速确诊。
6.预防①对易感兔群按时接种巴氏杆菌疫苗。②加强
饲养管理,避免各种应激因素。③做好日常的消毒。
7.治疗 ①兔场发生巴氏杆菌病疫情,应马上查清原
因,找出病源。尽快将病兔和可疑兔隔离,并对兔场进行彻底
消毒,迅速切断疫源。②对健康兔中的易感兔群立即注射巴
氏杆菌疫苗,每兔2毫升,对病兔可用敌菌锐克进行控制。易
感兔的兔舍周围用20%石灰乳进行消毒,用具可用2%氢氧
化钠溶液刷洗消毒。
(三)兔球虫病
兔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也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寄生虫
病。是兔病防治中的四大重点防治病种之一。
1.病原 兔球虫是一种寄生在兔肠壁和胆管上皮细胞
内的寄生虫。其虫体大小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目前已查明
一共有14种球虫,最大的一种为新兔艾美耳球虫,其椭圆直
径是39.4微米×29.5微米,比正常白细胞大2倍。最小的一
种是小型艾美耳球虫,椭圆形直径为13。15微米,与白细胞
体积相仿。
兔球虫的生活史可分为3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在兔体
内完成的,后一个阶段在外界完成。第一阶段为无性繁殖阶
段,球虫在寄生部位以裂殖的方式进行繁殖。第二阶段是有
性繁殖阶段,球虫通过雌、雄两性细胞融合成为合子,最后变
成卵囊被排出体外。第三阶段是孢子生殖阶段。随粪排出的
卵囊内形成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两个香蕉状孢子。
此时,球虫在外界的发育至此结束,寻找新的宿主。
当家兔吃了这种具有侵袭性的卵囊之后,其卵壳在胆汁
和胰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掉,子孢子便趁机侵入肠壁或胆管细
胞内,变为圆形的裂殖体,上皮细胞迅速遭到破坏。这时裂殖
体从破坏了的细胞内逸出,又分别侵占到新的上皮细胞中,以
同样的方法破坏新的上皮细胞。此时,如果兔体内有抵御球
虫的抗体,则可以抑制这种裂殖,而不表现症状,成为带虫兔。
如果没有这种抗体,球虫便会肆无忌惮,疯狂裂殖,从而使家
兔迅速致病,甚至很快死亡。
2.流行病学
(1)易感兔龄 各种年龄兔均可感染,断奶后至12周龄
兔症状最重,死亡率最高。成年兔感染后往往不表现症状。
(2)流行季节本病各季节均可发生,北方7—8月份,南
方5~7月份,温暖、潮湿季节为高发期。
(3)传播途径消化道。
(4)流行特点常呈地方性流行:
3.诊断要点①进行性消瘦,交替性腹泻,尿频,结膜黄
染,应考虑此病。②粪便虫卵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4.临床症状
(1)特急性型 发病时,突然发呆眼发直,呼吸加快,并很
快侧身倒下,颈背及两后肢强直痉挛,头向后仰,发生惨叫,迅
速死亡。
(2)急性型 开始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眼、鼻分泌物增
多。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尿频,或常呈排尿姿势。
病兔由于肠臌气、膀胱充满尿液和肝肿大而呈现腹围增大,肝
区触诊疼痛,结膜苍白,有时黄染。后期,病兔开始出现神经
症状,痉挛、麻痹、抽搐、死亡。
5.解剖特征 ①肝脏表面沿胆管分布有白色或淡黄色
结节病灶,呈圆形,大小不等。切开病灶,可见浓稠的淡黄色
液体。②从十二指肠到盲肠段黏膜发炎充血,黏膜上有许多
白色小点或结节。肠系膜淋巴肿大。
6.化验检查④粪便虫卵检查,可查到球虫卵。②肝脏
病灶刮屑物染片可查到裂殖体。
7.防治 ①饲养家兔一定要建造通风、向阳、干燥、卫生
的兔舍,使球虫无适宜的生长环境。②对引进的种兔有化验
条件的,要多次进行虫卵检查,确定无球虫病时方可留作种
用。以后每次引进均按此法办理,坚决切断疫源。③小兔30
日龄时皮下注射敌球锐克0.1毫升。种兔每半年注射1次长效
兔球灭,每次0.2毫升。
(四)腹泻、腹胀
腹泻、腹胀是养兔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腹泻、
腹胀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巴氏杆
菌病、沙门氏菌病;还有食源性腹泻、腹胀等;寄生虫病也可以
引起腹泻,如阿米巴原虫。
本书按群发性还是散发性区分。
1.群发性腹泻 如果是突然群发性腹泻,90%是由饲料
原因引起。应立即停喂该批饲料,并重新配制一批饲料加入
相应药品进行控制。饲料引发的腹泻、腹胀多见于霉菌、沙门
氏菌、大肠杆菌等引发的急性胃肠炎。可通过解剖进行鉴别。
(1)大肠杆菌病
①大肠杆菌病解剖特点。胃膨大,里面充满气体和酸臭
的气味。十二指肠内充有带有气泡样的黄色黏液。大肠内充
满透明胶冻样的液体。
②防治。对未发病的兔子立即注射大肠杆菌疫苗,同时
注射神菌速灭或用大肠杆菌净特效药进行治疗。
(2)沙门氏痢疾杆菌病
①沙门氏痢疾杆菌病解剖特点。肠腔内有大量血痢样的
稀粪,大肠表面血管充血。
②治疔方法。
一是对健康兔子立即在饮水中加水溶性氟哌酸(按说明
使用)。
二是对病情较轻的病兔,用氟哌酸注射液1毫升加水2
毫升灌服。
三是用庆大霉素注射液2毫升加水2毫升灌服。
(3)魏氏梭菌病
①魏氏梭菌病的解剖特点。胃底部黏膜脱落,从外面可
看到里面有大小不一点状的霉斑,小肠多充满气体,透明,肓
肠内充满墨绿色恶臭的稀便。肠壁有弥漫性充血或出血。心
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
②防治。一旦出现此病,全群立即接种魏氏梭菌疫苗。
对病兔除输液和注射血清外,尚无特效药进行治疗。
平时饲喂含有幼兔加宝、壮兔剂宝添加剂的饲料。因其
中含有5种抗腹泻和改善菌群环境、防应激成分,可有效控制
此病发生。
(4)霉菌中毒性腹泻 霉菌中毒是家兔养殖中最常见的
一种疾病。主要是家兔采食了发霉的饲料后引起。常在新换
料时发生。新料喂后不久,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兔子,也不管在
哪个栋舍,只要吃了这种新料的兔子普遍出现腹泻死亡,或者
粪便带有黏液、血痢样稀便。如果兔群中兼有走路不稳或瘫
痪、后肢麻痹等现象,基本上可以确诊。
在治疗方面,本病没有特效解毒药物。停喂发霉变质的
饲料,在新料中按0.3010添加“纳米护肠晶粉”,可迅速缓解此
病。
预防此病的发生,最主要的是严把原料的质量关。一定
要选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饲料加工工怍。每批饲料原料的新
鲜度及洁净度都要进行检查,对可疑的原料坚决不能使用。
每批饲料加工完毕都应该拿到试喂舍进行试喂,确认无
误后,再大面积使用。如果坚持这种试喂制度,可完全杜绝这
种疾病的发生。无论何种群发性腹泻,都可用纳米护肠晶粉
进行预防与治疗。
纳米护肠晶粉是用高科技手段合成的一种白色微粒晶
粉。这种晶粉直径约为13微米,厚度仅为l纳米,为碟状结
构,它的体积非常小,1立方毫米可容纳3 000亿个这样的碟
状晶体。这使得它具有了覆盖面积极大的重要功能,1克护
肠晶粉可以覆盖100平方米,是普通石粉的十万倍。
护肠晶粉中的铝离子经过纳米技术和电磁辐射处理以
后,被一些低价离子所代替,电核发生变化,前后两面带有正
电,周围侧面带有负电。这两个重要变化,不仅能使护肠晶粉
在消化道内与消化道黏液一起对肠壁内壁周围形成覆盖,起
到保护肠黏膜不受细菌、病毒及其毒素的侵害的作用,而且还
可以通过电核引力的作用,有选择地对大肠杆菌、魏氏梭菌、
沙门氏菌等有害的致病菌起到吸附、固定并排出体外的作用。
纳米护肠晶粉不杀菌也不抑菌,但它的这种吸菌、排菌、
不让细菌与肠黏膜接触的护肠功能比任何抗生素效果都好。
首先,抗生素只对某些肠道菌有杀灭和抑制的作用,如果
选用不当便失去治疗机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护肠晶粉
对各种致病菌及病毒均有吸附作用,不存在选择问题。
笫二,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吸收进入血液,在体内的
浓度达到一定峰值,才能发挥作用。如果计量掌握不好,常常
引发各种毒副作用,如厌食、倦怠、中毒、生殖功能受损等。而
护肠晶粉纯属于天然材料合成的结晶体,不溶解也不能被动
物吸收。它只是在肠道表面形成物理保护膜,并在肠道表面
发挥吸菌、排菌作用,因此对动物无任何毒副作用。
第三,纳米护肠晶粉物理性能极其稳定,在不受潮的情况
下可长久保存(至少10年以上)。因此,也不存在过期失效问
题。
另外,纳米护肠晶粉不仅可以用于预防而且也可以用于
治疗。可以与任何抗生素配合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治疗效果。
纳米护肠晶粉吸附固定带有CS31A编码蛋白质的致病菌,对
表面不带有此编码的有益菌则无清除作用,不存在将有益菌
一同清除的问题。
纳米护肠晶粉不仅对兔,而且对猪、牛、羊、鸡、狗等传统
养殖动物防治腹泻均有特效。
纳米护肠晶粉的出现,打破了抗生素化学药物疗法一统
天下的格局,是在预防和治疗腹泻上用物理疗法代替化学疗
法的一次重大改革与突破。必将对我国养殖业特别是养兔业
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散发性腹泻 如果是散发腹泻、腹胀,每天出现几个,
并且很快死亡,大多数是由巴氏杆菌引发的巴氏杆菌肺肠综
合征。此病多见于春、秋季节,多发生在断奶不久的幼兔阶
段,具有明显的批次特点。
如果发现每天都有腹泻、腹胀死亡的现象,可将病兔进行
解剖,把肺全部取出,用清水洗净,然后仔细观察。如果肺上
有洗不掉的红色针尖大小或块状的斑点,或者肺已化脓,或者
肺的某角、某片肺叶有像肝脏颜色变化的情况(肝样实变),多
是巴氏杆菌病。应立即全群注射巴氏杆菌单联疫苗或波巴双
联疫苗进行控制。对病兔早期可用神菌速灭进行治疗。
(五)传染性鼻炎
1.诊断 兔传染性鼻炎是兔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传
染性疾病。其致病原多由巴氏杆菌、波氏杆菌、葡萄球菌等引

发而成。据国内外众多研究检测的结果证明,在正常情况下,
有70%的家兔鼻腔寄生有这些细菌,平时不表现病状或表现
为鼻炎症状,一旦遇到冷热气候变化等可乘之机便可引发肺
炎、肠炎、败血症等多种急性传染病。因此,传染性鼻炎常是
造成众多疾病传播的根源,是多病之首,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
视。
传染性鼻炎分为轻型与重型两种。轻型也叫卡他性炎
症,鼻腔黏膜充血,鼻孔不断流出清涕,兔子常打喷嚏并常以
前爪抓鼻。重者为器质性病变,鼻腔黏膜发生脓性破坏,鼻腔
流出脓性分泌物,有的在鼻孔周围结疤,呼吸时呼噜作响。因
该病非常直观,诊断十分容易。
2.防治 小群稀养,空气流通,保持舍内空气清新是预
防此病的主要措施。因该病可相互传染,发现病兔及时隔离
治疗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对轻症病兔可用棉签清理鼻腔后再用5%的新洁尔灭溶
液进行鼻腔消毒,然后皮下注射神鼻速灭0.5毫升,进行隔离
治疗,待病愈后返回原笼。对重症病兔也可用同样办法治疗,
但治疗时间要长,治疗初期病状不会马上消失,l周后才会出
现明显效果。必要时,可在治疗后放到舍外阴凉处圈养2~3
天,通过运动,增加体质,再加上无污染空气刺激会很快恢复。
对兔传染性鼻炎的病兔可用疫苗加强免疫1次,可有效
防治该病。
(六)真菌性脱毛癣
1.诊断 家兔真菌性皮肤病是一种由石膏样毛癣菌、羊
毛状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总状毛癣菌等10多种真菌引发
的一种顽固性皮肤病。该病侵害的部位主要是母兔的乳腺周

围,仔兔的眼、鼻、嘴周围。疾病传染性极强,如控制不及时可
迅速蔓延到全群,给养兔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该病目前发病率高,请大家务必加以防范。
2.预防
一是使兔舍保持通风、干净、干燥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干
燥这一点十分重要。兔舍尽量做到兔尿不落地,要少用水冲
刷兔舍,漏水的饮水器要及时检修。
二是兔舍要每10天撒布生石灰1次。生石灰既有吸潮
的作用,也有消毒的作用。
三是千万不要让兔贩子进兔舍捉兔。因为他们到处乱
窜,最容易把真菌传播过来。卖兔时,可把待售的商品兔放到
离种兔舍较远的商品兔舍内让他们挑选。加强巡视,发现病
兔应立即隔离或淘汰。
四是抓住传染源从根治起。此病的传染源主要为带菌母
兔。病菌主要分布在乳腺周围。加强巡视,发现感染严重的
母兔坚决淘汰,对感染轻微的母兔采取“外杀内抑”的方法进
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把母兔乳房周围的毛用剃刀剃掉,露
出病变部位的皮肤,用真菌膏在皮肤表面反复揉搓涂抹使药
渗入皮肤内层,然后把外面的药擦净:再给母兔皮下注射兔皮
炎康0.5毫升,10天治疗1次,2~3次即可治愈。
此病的传染方式为接触性传染。仔兔的真菌病为什么主
要发生在头部,主要是因为仔兔吃奶时,头部常接触母兔乳房
周围的病原所致。特别是产仔当天,仔兔身上带有黏液,真菌
很快被粘到皮肤上。这是仔兔被传染的最重要环节。切断这
一环节的办法是在仔兔产出当天,用百毒杀消毒液进行全身
消毒,再用纳米杀菌护肤粉涂抹,给仔兔皮肤表面“穿上”一层
保护膜,仔兔患真菌病的概率可大大减少。个别仍有发生,可
用碘酊涂抹治疗。
五是用纳米消毒粉对兔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喷雾、熏蒸
和火焰喷射等消毒方法都不可能彻底杀灭环境中的真菌。而
某兔场采用一种粉雾消毒法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他们采用的这种粉雾消毒剂叫“爽乐神”,是由干燥高岭
土和各种矿物盐组成的纳米粉状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可以吸附房舍内大量异味和氨气使室内的空
气立即干燥新鲜,破坏各种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达到
抑制、消灭病原微生物,达到控制疾病发生的目的。
消毒时用便携式喷雾喷粉机按照每平方米50克的剂量
喷撒兔舍所有的地方。喷撒时兔子不必搬出,可带兔消毒。
消毒粉喷出后,舍内就像刮起沙尘暴一样弥散到各个角落。
开始时每天1次,连续3天,以后每周1次,连续3周。真菌
病可被彻底消灭。当兔场出现传染病流行时,也可以用这种
消毒方法作为辅助治疗措施之一。
3.治疗 对已经患上真菌病的仔兔,要一个不落地进行
隔离治疗,每只兔注射兔皮炎康0.3~0.5毫升、兔伊虫灭
0.05毫升。10天注射1次,连用3次。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5-2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