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我国家兔产业化的对策
结合我国兔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制定我国兔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目标,建立
全面、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提出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策,将对确定我国兔业产
业化发展方向、形成兔业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加快品种改良与规范种兔管理
种兔是实现产业化的源头,种兔的质量和家兔育种业的健康发展是保障家兔产
业化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要实现我国的家兔产业化,必须重视家兔育种和良种繁
育体系的建设。具体的途径,一方面是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另一方面是提纯和挖掘
现有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培育适合我国气候和饲料条件的优良品种。无论是引进还
是自己培育品种,都应该强调因地制宜。我国的气候条件、饲料资源条件、饲料加工
条件以及养殖结构存在着多样性,因此在考虑家兔育种时,应该充分照顾到我国的这
种气候与饲料供应的多样性,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育种理论和理念。我国已经是世
界养兔最多的国家,长期进口品种来代替国内的育种是不现实的,应该根据我们国家
养兔业的发展形势和多年的养殖实践,对不同的品种适应性及生产性能的检验结果
来确定我国家兔育种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建立与我国饲养条件相适应的、能够大规模
服务家兔产业化的家兔育种业。
从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来说,无论是配套系繁育还是纯种繁育,都应该依照相应的
法律和管理条例逐渐规范种兔的生产和推广体系,从而在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当中树
立家兔良种的应有标准。通过市场竞争来确立供种企业的信誉,使得种兔的饲养和
商品兔的饲养既层次分明、又紧密联系,从而减少或者杜绝倒种行为,使得家兔的育
种或良繁体系能够健康发展。
(二)扶持龙头企业与规模养殖有机结合
龙头企业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是产业化的纽带和脊梁。所以兔业产业化
首先应该从龙头企业抓起。一般地说,龙头企业要有一定的规模与实力,要有较强的
市场开拓能力,并能诚信经营,与养殖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让利于养兔户,
充分调动养兔户的积极性,带动一个地区的兔业发展。龙头企业的建设,应打破部
门、行业、所有制界限,按照谁有能力谁牵头、谁牵头就扶持谁的原则,优化组合现有
兔业企业,实行强强联合、东西联合、南北联合。龙头企业必须是在市场发育中形成
的,不是官封的,更不能是自称的。产业化经营是市场行为,不是政府行为,政府的责
任是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综合运用资金、信贷、税收、进出口权、场地、科技
服务、法律、行政等手段,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内外环境,引导兔业产业化由
低级向高级、由松散向紧密型发展,不断提高整体效益。
建立适度规模的商品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自然基础,也是形成规模效益的前
提。在一家一户的散养模式中,标准化操作是难以实现的,再好的技术标准也会在具
体的实施中走样。因此,必须树立生产规模和规模生产的经营观念,既要相对集中连
片,又要适度规模生产。不能脱离自身条件而盲目追求办大型兔场,生产规模应与当
地市场、技术、资金、劳力及饲料等条件相适应。要建立专业化的养兔企业,真正做到
品种统一、生产过程规范、产品性能整齐统一,同时常年都有稳定的产量和批次,最
终获得稳定高效的收益。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要实现家兔产业化应该将扶持龙头企业与发展规模养殖
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一定区域的规模养殖,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最终形成产品
加工与销售的出路,这种规模的养殖难以持续。如果只有龙头企业,而没有规模养殖
给予支撑,龙头企业也很难做大做强。因此,理想状态是龙头企业与规模养殖的有机
结合,由养殖企业来保障养殖的规模及加工原料,由龙头企业专心开拓产品市场,形
成优势互补,从而使一定地域的家兔产业化能够真正形成竞争力。
(三)加快饲料供应的产业化
饲料供应对于家兔产业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家
兔的饲料尤其是粗饲料表面上看起来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天然牧草、农作物秸秆、
农副产品以及各种各样的工业加工的下脚料,而且每一样数量都不小,但是要真正规
范化利用,使得每一种原料达到保质保量的供应,为兔产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兔饲料
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些粗饲料的原料不仅在地域分布上各具特色,没有一
个全国的、规范的收集处理以及质量保障系统。另一方面,因为其本身价值的原因,
大规模的长距离运输也是不现实的,更主要的是很多粗饲料的原料质量很难保障。
因此,在我国发展兔饲料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从长远来看,没有稳定、质量
可靠的、数量有保障的兔饲料的供应,也就是说,没有产业化的兔饲料工业,就不可能
有真正的家兔产业化。或者更具体地说,没有家兔粗饲料的产业化,就不可能有家兔
饲料的产业化。从解决途径上来说,需要和地方的粗饲料供应来源特色相结合。例
如,山东省是全国的花生主产区,在当地的养兔实践中,花生秧和花生壳是重要的粗
饲料来源,针对这两种粗饲料的来源,如何收集、处理、加工并在质量上有保障就值得
认真研究。另一方面,必须扩大饲料公司的生产规模,通过饲料公司来建立粗饲料的
收集系统,使得粗饲料的收集也能形成一个链条,使得粗饲料的供应方有利可图,进
而提出质量要求来逐渐改善粗饲料的供应状况,并最终建立真正的家兔饲料产业,使
之更好地为家兔产业化服务。
(四)产品研发与市场培育
兔产品深加工是制约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环节。加工企业的发展可以盘活整个
养兔产业链,提高兔产品附加值。家兔产业化最终价值的实现也只有通过产品的终
端销售才能完成,而产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和产品的市场容量相关,产品的人均消费量
及增长速度直接决定了兔产业的发展前景。因此,产品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与
家兔产业化是直接相联系的,并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产品的研发与市场培育任何
时候都是十分重要的,也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外不同的国家家兔产业化的实践也
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的实际情况也很好地体现了这种产品与市场的关系。例如,四川
省兔肉的消费量接近全国消费总量的1/3,人均消费量居全国首位。这其中的一个
重要原因是四川省对家兔产品的开发有悠久的传统、而且充满了创新精神,产品在不
断推陈出新,加之具有四川特色的烹调技艺,能够使兔肉扬长避短、体现特色,也使得
兔肉产品在当地消费者当中深受喜爱。广东省虽然兔产量不高,但是消费量接近全
国的1/5,这也与他们的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
快,家庭单位的变小,人们用于烹调的时间以及烹调的方法都有所改变,如何使得兔
肉的消费和产品开发及销售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趋势,顺应人们的消费习惯(如外出
就餐机会增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除肉兔外,毛兔、獭兔新产品的加工与开发,以
及市场推广也同样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加强科技研发
家兔产业化的养殖过程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分散的庭院
式养殖。因此,涉及很多与规模集约化养殖相适应的育种、饲料供应、环境控制以及
疾病防疫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和试验。西
欧发达养兔国家的产业化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对于兔产业化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鉴于我国的科研体制和生产的现实,科技对于兔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表现在兔
业产业化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需要通过科技来解决。另一方面,科技的作用还体现
在广大的养殖户和企业需要更多的科技培训,以推广科学养兔的概念和具体知识。
就具体的养兔科研来说,研究的课题必须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从生产实践当中提出问
题,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以后,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然后在生产过程当中验证、改
进,并且示范和推广,使得科技的作用在产业化过程中体现的更加具体和直接。同
时,也只有让广大养殖农户和企业亲身体会到科技的作用和影响,体会到应用科技所
带来的效率和效益,才能够使他们更加坚定对科技的投入和应用,使得科技和生产相
互促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