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服务优势和经营网络,于1996
年组建了以畜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兔农为主体、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嵊州市长毛兔专
业合作社,形成了以科技为先导,产、供、加、销为一体,技、工、贸相结合的家兔产业化
经营模式。合作社制定了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明确了社员权利和义务,
做到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程序化操作,标准化管理。合作社以市场为先导,以科
研为主体,以服务为手段,进一步推进兔业产业化经营。同时,按照双方自愿原则,与
兔农签订合同,实行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品牌,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家兔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嵊州市农民饲养家兔历史悠久,全市有5万户农民养兔,占全市总农户数的
22, 4%,量大面广,是当地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但当地兔农一直是单家独户生
产,养殖规模不大,生产发展不快,缺技术、缺信息,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兔农迫
切需要有自己的依靠组织。于是长毛兔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并以畜产品有限公司
为龙头,发动有一定规模的养兔户(存栏100只以上)和兔毛、兔具经营户共同参加的
合作社,人社社员每户一次性缴纳入社费300元,并认购一定数量的股本金,每股
1 000元,合作社成立初期仅有社员户78户,目前已发展到112户。
长毛兔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组织优势、规模优势,融生产、服
务、经营于一体,并进一步完善了长毛兔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推动兔业产业
化经营。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科研院校为技术依托,加强科研与
产业的进一步结合。目前,合作社带动的农户有5万多户,长毛兔的饲养量达到85
万只,每年向全国各地供应良种,嵊州的“白中王”长毛兔已覆盖全市、辐射全国,为长
毛兔产业服务的农村劳动力达5 000多人,长毛兔产业已成为嵊州市农村经济的一
(五)抓生产、销售、服务与产品开发
合作社在抓好生产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开拓兔毛、种兔销售渠道,10年来已向全
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6个县(市)供种180多万只,销售兔毛4 500t,解决了
兔农产品卖难的后顾之忧。并根据市场需求推广细毛型长毛兔新品种,发展兔绒生
产基地,引导兔农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了兔产品的价格,使养兔户增加了收入。
同时,帮助社员户向有关单位协调生产用地与资金贷款问题,为专业化经营提供可靠
的保证。
(六)抓好产销联接,保护生产者利益
为保证社员户养兔生产的稳定发展,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合作社及畜产品有限公
司每年和社员户签订产品产销服务合同,对兔毛、种兔实行保护措施,产生的利润按
投售的数量返利或进行饲料补贴。当市场种兔价低于每千克10元,按10元最低保
护价收购。兔毛每千克低于90元,按最低90元保护价收购或贴息保护。投售方式,
凡遇上低潮时,在合同规定的兔毛数量内按保护价保证收购,并共同参与兔毛、种兔
合股合作经营,按资金投入比例享受盈利分配,保护了社员的利益。
(七)抓好经营,搞活流通,增强合作实力
长毛兔专业合作社从1996年成立至今已有10多年,根据章程规定,经济上实行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了抓好经营管理,合作社在工作上开展两手抓,一手抓经营,
一手抓服务。让一部分有经营头脑的社员去拓展市场,打通销路;让一部分有技术的
社员在面上抓好生产,搞技术指导工作。合作社联合畜产品有限公司对社员户投售
的兔毛、种兔按数量实行饲料、药品价格优惠的方式进行计算返利。
在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兔业始终只是一个提供初级产品的部门,难以作
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去独立地运作和发展。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下,农民作为
兔业生产的主体,在市场交换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不仅谈判地位低下,而且难以
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即千家万户的农民难以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从兔业现
代化的要求看,兔业作为一个产业要发展,必须对传统的兔业经营形式进行改革。浙
江嵊州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就是改革的必然结果。现代兔业产业化通过产前、产中、
产后等环节的分工和衔接,使兔农从直接的市场交换中解脱出来,减少了市场风险和
交易成本。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使兔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竞争能力增
强、谈判地位改善。同时,产、供、加、销一体化通过加工链的延长,扩展了更大的经营
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现代兔业产业化
经营模式使兔农的生产成为专业化生产,为兔农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供了动力和条
件,加快了兔业现代化的步伐。
二、完善嵊州模式的思考
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兔业的影响,进一步推进兔业产业化进程,更好地完
善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归纳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合作社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更有利于发展壮大
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经济联合体,现阶段龙头企业的积极参与可以成
为合作社的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网络依托。嵊州市长毛兔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
就是有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作为依托,组合发挥了各网点的服务优势,帮助合作社
建立信息服务网络,饲料生产供应点,产品收购门市部等,是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依
托作用与专业合作社合作功能的完美结合。
(二)合作社合作的方式应以多样性为主
根据兔业专业合作社的实践,合作社的发展起步阶段,重点是引导社员户扩大生
产规模,提升产业档次,在争取多种合作方式的基础上才能过渡到紧密型的经济联合
体。没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不可能走向合作。如果认为只要合作社组织一建立,就什
么都能解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把导向盯在紧密型一种模式,一味追求创多少利、分
多少红,目前只是一种空想。因为根据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实际,把农户的产品推销出
去已经是最大的成绩,也是农户最大的希望。长毛兔专业合作社就是抓住了单家独
户的农户缺技术、缺良种、缺资金、缺销路、缺规模的重点问题,采取了各种合作方式,
在组织上把合作社分为8个片,社员分为紧密型、半紧密型、松散型3种组织形式.合
作方式分为技术合作、产品合作、资金合作、分阶段合作4种,使合作社的工作做得有
声有色,队伍不断扩大、产业不断提升、实力不断壮大。10年来,合作社社员户固定
资产已超过600多万元,合作社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扩大规模、提高种质、技术推广、
饲料补贴、产品保护价收购的让利和投入。
(三)合作社的发展在现阶段还需政府和各方面的引导扶持
从嵊州市长毛兔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来看,确实对解决当地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提升了一个产业、致富了一方百姓,较好地体现了对农户的带动
和合作功能、服务功能。但从合作社本身的利益看还是比较微薄的,它的市场抗风险
功能仍然比较脆弱。为此,作为合作社为主要依托的嵊州市畜产品有限公司已投入
3 500万元建立良种供应、饲料加工、防疫治病、产品收购销售、技术研发为一体的长
毛兔科技创业园区,下一步将投资1 500万元进行兔毛纺纱织造深加工项目开发,并
在西部地区外拓10个长毛兔养殖生产基地,将带动农户10万户。近几年来,政府也
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对合作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健康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