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仔兔在1周龄以内发生死亡的比例很高,据有的兔
场统计,可占到23周龄以内死亡总数的1/3以上。引起初生
仔兔死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母兔拒绝哺乳,导致仔兔饥
饿和受冷。这3种原因常常是密切相关的。
神经过敏的初产母兔常表现不安,不给仔兔喂奶,部分或
整窝仔兔可死于饥饿;有些经产母兔由于母性不好或受到外
界的惊扰,也可能拒绝哺乳;母兔发生乳房炎或子宫炎、肠炎
和支气管肺炎等全身性疾病时,因乳汁不足往往也不能哺乳;
有的母兔,最初还能满足仔兔对乳汁的需要,但随着仔兔的迅
速生长,乳汁即供不应求;有时产仔过多,乳汁不能满足供应,
有些体弱的仔兔常因吃不上奶而死亡;有的母兔虽然泌乳正
常,母性也好,但因为仔兔过于体弱或早产或仔兔发生腭裂、
下颌畸形等先天性缺损而不能吮乳,种种因素使幼兔饥饿而
导致死亡。处于饥饿状态的仔兔往往吵闹不安,触摸时全身
冰凉,被毛倒竖。饥饿的仔兔常被推出窝外,表现呆滞,行动
不活泼,随后出现濒死状态,最终发生死亡。饥饿的仔兔在剖
检时可看到尸体消瘦,脱水,胃脏空虚或仅有少数乳块,肠道
空虚,可能还有胎粪存在。受冷的仔兔肺脏表现充血,浆膜腔
有多量渗出液,胃脏中有乳块存在,尸体不脱水。
初生仔兔死亡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冷。受冷与饥饿密切相
关,初生仔兔对寒冷尤其敏感。导致仔兔受冷的原因很多,其
中包括环境温度过低,兔舍有穿堂风、贼风,窝箱太小或窝箱
内垫料不足、质量太差等。在冬季,尤其是夜间最易受冷,往
往前一天检视时仔兔还是好好的,第2天清晨即发现整窝仔
兔发抖,有的已冻僵,有的甚至已冻死。
为了提高初生仔兔的存活率,母兔分娩后应留心观察。
首先,对初产神经过敏或受惊扰而拒绝哺乳的母兔所产仔兔
立即实行人工辅助哺乳。方法是将母兔的四肢和头颈人工保
定好,让仔兔自行吮乳。因为家兔哺乳每天只需1次,故人工
辅助哺乳并不太麻烦,这样经3~4次以后,母兔一般都会让
仔兔接近,并让其自行吮乳。母兔由于营养不良,体质瘦弱而
无奶的,要补充营养,喂花生米效果最好,喂煮熟的黄豆或豆
浆,并加喂奶粉效果也很好。鲜杏叶、蒲公英、水芹菜有催奶
作用。也可以使用催产素0.5毫升肌肉注射,半天后奶即下
来,非常有效。所有措施均无效,就应当淘汰母兔。因产仔箱
中垫草被污染、有异味或有死胎而拒绝哺乳的,应整理产仔
箱,弃去死兔及污草。
如母兔产后无乳,或因患乳房炎或其他全身性疾病而不
能哺乳,或因产仔过多乳汁不够时,可将仔兔调给其他哺乳母
兔带奶。与其他窝仔兔混群时要注意日龄相差不能超过3~
5天,最好与同日龄的仔兔混群。一般在产后几天内即行混
群,但也有迟至2周龄仍能混群的例子,混群前应先将母兔移
开,仔兔混群几小时后再移入母兔。混群前应仔细检查调进
的仔兔,防止把传染病带到这一窝仔兔中来。
为了解决初生仔兔的受冷问题,最好要使兔舍内夜间温
度保持在10℃以上,窝内应放置足够的优质垫料,如洁净的
废棉花。墙洞必须堵死。对于受冷但尚未冻死的仔兔可立即
施行抢救,可将仔兔全身浸泡在30~37℃的温水中,露出口
鼻呼吸,待其蠕动或发出叫声后,即取出,用干的软毛巾轻轻
擦干,迅速放回原群,让其和其他仔兔挤在一起。抢救时切不
可把仔兔捧在手里哈气,因哈出的气体虽然温暖,但含有水
汽,蒸发后反而会使仔兔的体温下降,其结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