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东兔养兔论坛

搜索

二、兔场卫生防疫措施

小说:南京天邦《兔病防治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南京天邦| 更新时间:2012-05-31 16:05:48| 字数:2491| 加入书签
(一)科学管理
1.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在建场时应注意兔舍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地势高
爽、安静。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如鼻炎、
肺炎等。春、夏季要能通风遮荫,以降低舍内温度,通风好可以减轻
中暑的发病率。冬季要能保温。最适宜养兔的温度是15~25℃,最低
温度应高于0度,最高温度不超过32℃。长时间高温,公兔性欲减退,
母兔受孕率下降,秋繁时易出现种公兔不育现象。兔笼应大小适宜,
笼地板应平整光洁,缝隙大小合适。若笼门不好或隔网间隙过大,小
兔经常出笼,易造成系谱混乱、发病率、死亡率增加。如果笼底板不
适宜,脚皮炎、骨折、八字脚等发病率大大增加。总之,兔场设施、设
备建设的好坏,对兔场兔群今后的健康卫生影响较大,建场之初搞好
基础建设非常重要。
2.科学配料,合理饲喂
根据家兔的生理特性,科学合理地配合好饲料,可以减少胃肠道
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生长速度,增强抗病能力。缺少青绿饲料时,必
须在饲料中添加足够的多种维生素。饲料中要注意能量、粗蛋白、粗
纤维、钙、磷、氨基酸的平衡供应。适当地在饲料中添加抗病健体的
添加剂。在青绿饲料充裕时,应以草为主,适当补充精饲料。此外,饲
料的原料必须合格,所有霉变的原料一律废弃,否则会对全群兔的健
康造成危害,引起腹泻、霉菌毒素中毒等疾病。健壮家兔的身体免疫
效果好,抗病力强,有助于抵抗多种疾病的侵袭。体质虚弱的兔子易
患多种疾病。
在饲喂过程中,分别不同对象,区别对待。断奶的幼兔应供给优
质的易消化的饲料,且应限量饲喂,一般喂7~8成饱。根据生长发育
情况,逐步增加喂量。哺乳母兔一般应供给充足的精、青、粗饲料,特
别是青绿多汁饲料,促使母兔多产奶,养好小兔,少发生乳房炎。种
公兔不宜多喂,以防过肥,影响性欲。青年兔则以青、粗饲料为主,适
当补充精饲料。
3.搞好清洁卫生、消毒防病
每天清扫粪尿,特别是气温较高及冬天通风不良时,舍内粪尿易
发酵产生较多的氨气等有毒气体,加之灰尘较多,影响兔的健康。应
将粪尿清出兔舍,堆放到远离兔舍的地方。晴好天气时可用水适当冲
洗兔笼、兔舍。经常清洗食槽、水槽,定期消毒。高温季节喂水拌料
时应防止饲料变酸,应少拌料、勤添。产仔箱每次更换后应清洗、消
毒。产仔箱中的垫草也应晒干,清洁不霉变。
严禁外来人员随意入场。兔场大门口及各兔舍门口均应设消毒池,
保持消毒药液长期有效。对收购兔毛、兔皮、兔肉的人员一律不许入
场。场内人员的工作服要经常清洗消毒。不到疫区购买原辅材料、引
进种兔。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二)合理的防病措施
1.杜绝引进带病兔种
新养兔者往往缺乏养兔经验,引进种兔时只强调品种、价格等,
很少注意对疾病的防范。在引进种兔时应特别注意原场不应有兔传染
性鼻炎、兔真菌性脱毛癣、兔螨病、兔沙门氏菌病等难以控制的疾病。
否则,会给以后的防病治病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已养兔者,在引进
种兔时应将新兔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多方检查合格后方能放人大群
中饲养。
2.建立科学的防病程序
兔病应以防为主,特别是规模兔场。对于重大传染病必须进行免
疫预防和药物预防。科学的防病程序的建立在兔病防治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是保证养兔成功的主要关健之一。
3.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主要用于小兔的球虫病。从仔兔吃料开始就应在其饲料
中加抗球虫药,如抗球星等高效抗球虫药,直至3月龄。以喂草为主
的兔场,在饲料中抗球虫药要适当加量,以满足需要。
螨病发生严重的兔场,又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可用阿维菌素等粉
剂拌料,每1-2个月用药一次,即2次用药,间隔7~10天,可
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三)兔病的日常处理
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兔群发病率将大大下降,成活率、育
成率均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兔病还会经常发生的,并不是作了疫苗
注射和药物预防就万事大吉了。发现兔病正确处理在兔病防治工作中
十分重要。
1.及时发现,尽快处理。每天应对每只兔检查一至二次,发现疾
病随即处理。耽误时间,就会丧失治疗的机会,因此,兔发病后治疗
得越早越好。
2.初步判断,尽快用药。除了能作出明确判断外,如疥螨、脱毛
癣、乳房炎等可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而对于腹泻、发热、食欲差
等病因不确定的病兔,应首先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对于腹泻病,可
给予口服或注射抗菌药物,特别是幼兔拉稀发病较多,一般及早给予
抗菌药配合其它药物能有较高的治愈率,而对于魏氏梭菌下痢及其它
非细菌性下痢则另当别论。若病兔不下痢,仅见食欲不振或废食,应
主要考虑肺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肌肉注射抗菌药物,效果较显著,
一般一天用药2次,连续用药3~5天。对于传染性较强的病,如螨病、
脱毛癣等,若不是新引进兔,在原兔群中发现个别病例症状明显,表
明全群已被感染,应全群用药,控制流行,可减少发病率。
3.发病死兔应作病理剖检。兔在死后应立即作剖检。检查病变
主要在胸腔,还是在腹腔。肺、肝、肾、肠道等主要部位有哪些病理
变化,据此作出初步判断。这样做便于积累知识和经验,对于长期从
事养兔业的人来说十分重要。如遇兔群死亡率突然增高,作病理剖检
能及时作出诊断,对指导疾病的防治显得更为重要。
4.及时淘汰病残兔。一些失去治疗价值及经济价值的兔应及时
淘汰。如严重的鼻炎兔、反复下痢的兔、僵兔、畸形兔以及失去繁殖
能力的兔。一些病兔虽然能存活,但病又不能治愈,应尽早淘汰,以
避免大量散布病原菌。有的抵抗力下降,易染疾病。
5.正确处理病死兔。所有病死兔剖检后,如不送检,应在远离兔
舍处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散播,千万不能乱扔,或给狗、猫吃。
6.若兔群发病死亡率突然升高,又查不出病因,没有很好的治疗
办法,应尽早送新鲜病死兔到有条件的兽医部门进行诊断,以免耽误
时机,造成更大损失。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8-27 20: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