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家兔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由外伤感染引起,传染途径是经皮肤、黏膜的创口,也有经毛孔
进入兔体的。
【流行特点】兔的皮肤、黏膜有机械性外伤时,病原菌通过
伤口进入体内,在侵入部位大量繁殖,导致本病发生。
【症状】兔体皮下任何地方均可出现大小不同的肿块,有的
如鸡蛋大,手摸时兔有痛感,稍硬的有弹性,以后逐渐增大、变
软。一般患兔精神、食欲正常,若内脏器官出现脓肿,则患病的
器官生理机能受到影响。若肺部化脓则表现呼吸困难,后臀部脓
肿引起后肢跛行,子宫积脓则母兔屡配不孕。当脓肿向内破溃
后,即发生全身性感染,呈现脓毒血症,病兔迅速死亡。
【病理变化】皮下及实质器官的脓肿内充满白色、黄褐色奶
油样的渗出物,随病程的延长,由厚的结缔组织包围,与周围组
织明显分开。
【治疗】对于皮下脓肿,实施外科手术。方法是先将患部被
毛剪去,用刀片切破皮肤,排出脓汁,然后用双氧水洗涤,创口
中填以青霉素软膏纱布条。同时用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
重10~20毫克,每天2次,连用4天。对于未成熟的脓肿,可
涂鱼石脂软膏,促使脓肿成熟,进行治疗。
可选用下列验方:
方1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各10克,白菊花、紫背
天葵子各5克,水煎灌服,每次10毫升,每天2次。
方2丝瓜捣烂外敷,每天2次;或杏仁研末,用麻油调匀
外敷,每天2次。
方3 蚕豆壳煅灰、研末,麻油调匀,外敷患处,每天
2次。
方4雄黄、硫黄、大黄各5克,黄连2克,共研末,麻油
调匀外敷。
方5甘草、薏米各10克,苦参12克,加水750毫升,煮
沸至500毫升,冷却后,每天冲洗患处3~4次,每次15分钟。
方6生番薯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
方7鲜香椿叶、大蒜等量,加少许食盐,共同捣烂,敷于
患处。
方8鲜香蕉根茎或叶,捣烂绞汁,敷于患处。
方9大黄、黄柏各5克,研末,再加红糖2克,香油调匀
外敷。
方10鲜油菜叶加白糖捣烂敷患处,每天更换2~3次,同
时用鲜根绞汁,以温开水冲服。
【预防】保持兔舍、兔笼及运动场清洁卫生,清除所有的锐
利物,垫草要柔软,避免损伤兔皮肤;饲养密度不宜过大;注射
疫苗或药物时,要严格消毒注射部位,以防感染;适时进行疫苗
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