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本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发。母兔带菌,尖锐物刺
伤仔兔,病菌经创口感染,或直接接触感染,也可经呼吸道和消
化道感染。人和动物都有易感性。出生后2~3天的仔兔易得
此病。
【症状】兔皮肤上有粟粒大的脓肿,多数病例在2~5天呈败
血症死亡,少数病例的脓疱逐渐变干而自愈。发病窝内的母兔也
患有此病。
【治疗】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肌肉注射,每
天2次,连用4天。局部脓肿与溃疡按常规外科处理,涂3%碘
酊或青霉素软膏。
可选用下列验方:
方1黄瓜秧焙干,研细末,用香油调涂患处,每天2次。
方2香茶菜全草10克,金荞麦5克,甘草1克,水煎灌服,
母兔每次10毫升,每天3次。
方3赤小豆研细末,以蜂蜜调涂,干即更换。
方4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5克,赤芍、当归尾各
3克,甘草1克,水煎灌服,母兔每次10毫升,每天2次。
【预防】清除产箱、兔笼里的锋利物,以免引起家兔的创伤。
哺乳母兔的垫草要柔软,刚出生仔兔的脐带断端用3%的碘酊涂
擦,防止脐带感染。患病场的母兔在分娩前3~5天,饲料中添
加磺胺嘧啶,每只兔0.5克,可预防此病。对健康兔适时注射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