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密螺旋体引起成年兔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流行特点】本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变部组织,通过配
种经生殖道传播,病兔感染的垫草、饲料、食具等也可以传播。
多见于成年兔,青年兔和幼兔很少发生。死亡率很低。
【症状和病理变化】本病的潜伏期为2~10周,病兔食欲、
精神、体温均正常。主要表现公兔龟头、包皮、阴囊的皮肤或者
母兔阴户外黏膜及肛门周围的皮肤、黏膜等处发生炎症、结节和
溃疡。发病初期发红、水肿,形成粟粒大的小结节,以后肿部和
结节表面逐渐有渗出物而变得湿润,结成红紫色瘤状痂皮。公兔
阴囊水肿,阴茎和龟头肿大,患兔通过自身接触向鼻、唇、眼
睑、面部、耳等处蔓延,导致患部呈干燥鳞片状病变,被毛脱
落。母兔失去受孕能力,受胎率低。
【治疗】青霉素,每只兔2万~3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
每天2~3次,连续5天。局部用0. 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
涂擦青霉素软膏。
可选用下列验方:
方1取食用花生油100毫升,盛于洁净的瓶中.加入青霉
素G钠(钾)粉100万国际单位,搅拌均匀,使用时用棉签蘸
药涂患处,每天1次,一般3~5天后肿胀变小,表面结痂,7~
10天自愈,痂皮脱落,肿胀消失。
方2金银花、连翘、黄芩各5~10克,水煎灌服,每次10
毫升,每天3次。
【预防】定期检查公母兔的外生殖器,对患病兔和可疑病兔
停止配种。发现病兔隔离治疗,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坚持自繁
自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