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疥癣病,又叫螨病,兔疥癣病是肉兔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免的疥癣病(俗称“癞皮兔”)是由疥癣螨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可传染的体表寄生虫病。主要侵害皮肤、爪、耳朵等部位。严重时可扩大到嘴、眼及肚皮,病兔会慢慢消瘦直至病死。患病初期,患处皮肤发生红肿,然后脱毛且伴有黄色液体流出,随后会结成黄褐色痂皮状。这时病兔有奇痒感觉,终日啃咬,摩擦和烦燥不安,食欲也逐渐下降。 一、病原及生活史 病原为兔痒螨和兔疥螨。兔痒螨黄白色或灰白色,长0.5—0.8毫米,椭圆形,眼观如针尖大。有四对足。兔疥螨为圆形,小于痒螨,肉眼基本不可见,颜色、肢体大体相似。 疥螨与痒螨全部发育都在兔体上完成。分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痒螨寄生在皮肤表面,以吸吮皮肤渗出液为食,完成整个生活史需10—12日。疥螨在皮肤上挖隧道,以皮肤组织、细胞和淋巴液为食,并在隧道内发育和繁殖,整个生活史为8—22日,平均15日。 二、流行特点 病兔是主要传染源,螨虫在外界生存能力较强,在11—20℃时疥螨可存活3周;痒螨可存活2月。本病靠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被污染的用具环境等可成为传播媒介。本病多发于晚秋、冬季及早春季节,阳光不足,阴暗潮湿适宜本病的发生和蔓延。兔疥螨可感染人。 三、兔疥癣病症状 1、兔痒螨病:主要发生于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塞满耳道如卷纸样。病兔耳朵下垂,不断摇头和用脚搔抓耳朵。严重时蔓延至筛骨及脑部,引起神经症状而死亡。 2、兔疥螨病:一般先由嘴、鼻孔周围和脚爪部发病,患部奇痒,病兔不停用脚爪搔抓嘴、鼻等处或用嘴啃咬脚部,严重时可出现用前后脚抓地现象。病变部结成灰白色的痂,使患部变硬,造成采食困难。并可向鼻梁、眼圈等处蔓延,严重者形成“石灰头”。足部则产生灰白色痂块,并向周围蔓延,呈现“石灰足”。病兔迅速消瘦,常衰弱死亡。 更多兔养殖技术请关注公众号:zgslyl_com |
|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5-10 13: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