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拉稀是目前集约化、规模化兔场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典型多病因性疾病,是引起仔兔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调查,仔兔因拉稀腹泻死亡占仔兔死亡总数的35%,给养兔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兔子拉稀该如何防治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加强仔兔的环境控制 兔舍保持通风干爽,适当的阳光辐射既可促进母兔发情,又能增强体质。另外兔笼的清洁卫生要搞好,笼底板要勤换、勤洗,每半个月用火焰烧烤兔笼内外1次,兔舍空间用百毒杀1:500兑水喷洒。发现病兔及时隔离,清洗干净笼具,并用0.1%新洁尔灭或者2%来苏儿消毒兔笼及其空间。 稳定地饲料供给 兔饲料供应要稳定,不随意变更配方,兔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以不超过18%为宜,粗纤维含量为10%~14%。兔饲料中按1%的比例添加大蒜或石榴叶粉和土霉素粉,可有效预防该腹泻的发生。定时、定量饲喂,仔兔摄食量以八成饱为宜。饮水最好选用深井水,其他来源饮水要符合人饮用水标准。 科学地注射疫苗 生产中,常用的有兔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和兔魏氏灭活疫苗。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最好是从本地区或本场病兔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制成的氢氧化铝灭活苗,免疫效果较好。首次免疫时间应为20—30目龄。一般仔兔在25日龄注射兔瘟和巴氏二联苗,然后依次注射大肠杆菌、魏氏梭菌及伤寒菌苗。 合理地药物防治 对拉稀的兔子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确诊由细菌引起的应辅以抗生素治疗,临床上用环丙沙星、氟哌酸、庆大霉素较敏感。由球虫引起的,应用抗球虫药物,如地克珠利、氯苯胍等进行治疗,要防止使用单一球虫药,否则极易形成耐药性。在防治球虫病时,一般采用3种以上不同抗球虫药物轮换,效果好。由病毒引起的,应使用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补充养分;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对兔舍内外消毒。仔兔在哺乳后期直至60日龄这个阶段,极易感染球虫、线虫和其它寄生虫,造成仔兔大批腹泻。因此,哺乳期母兔乳头要经常用碘酒外涂,并加强对兔笼饲槽、饮水器的消毒,减少寄生虫的传播。在45日龄幼兔皮下注射伊维菌素1次,饲料中适当添加抗寄生虫药进行预防治疗。 更多兔养殖技术请关注公众号:zgslyl_com |
|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5-5-10 12: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