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山东农科院孙海涛疾病培训资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8047|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山东农科院孙海涛疾病培训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1:3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扩大广大兔友对獭兔专栏的支持我将陆续推出一套疾病程序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13:26:5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 、 兔的传染病
一、兔瘟
又名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出血热,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诊断要点】
(一)        流行特点
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秋末(9、10月份)至来年的春末(4月下旬),夏季发病率较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2、病免、死兔、隐性感染兔为主要传染源,病料污染过的环境是重要传播因素,呼吸道、消化道、伤口和粘膜为主要传染途径。
3、主要危害60日龄以上的青、壮年兔,但近几年来流行特点有幼龄化的倾向,60日龄左右的幼兔亦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哺乳仔兔和成年老龄兔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4、病程短,病势猛,死亡率高。病程一般为3-4天,未免疫的青壮年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5%以上。
(二)临床症状
    最急性:感染病毒后10—12小时即突然死亡,死前不表现任何症状,只是乱跳几下,即倒地死亡,有的病兔临死前还在吃食。这种情况在流行初期最为常见,来势猛,死亡率高。
    急性:感染病毒后24—40小时,体温升高至41℃左右,精神不振,不愿动,常缩成团,有渴感,死前突然兴奋,在笼内乱蹦乱跳,然后前肢伏地、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乱划或惨叫几声而死。多数病历鼻部皮肤有碰伤,有的死兔鼻腔流出泡沫样血液,此类多发生在流行中期。
    以上两类绝大多数发生于体质肥壮的青年兔和成年兔,死前肛门松弛,肛门周围兔毛被少量淡黄色粘液沾污,粪球外附裹有淡黄色胶样分泌物。
亚急性:一般发生在流行后期,多由急性型转化而来,一般多发于3月龄以内的幼兔,兔体严重消瘦,被毛蓬乱无光泽,病程2—3天,大部分愈后不良。
慢性型:近年来在临床出现一些新的特点,3月龄以内发病幼兔表现在病程明显拖长,有的可维持5-6天,症状为精神沉郁,头低下触地,流涎,前肢向两侧伸展,四肢趴开,似瘫痪状,不吃不喝,最终衰竭而死。有的病兔可以康复,但生长不良,并可长期带毒而为传染源,对种兔要坚决给予淘汰。
(三)病理变化
病死兔的各脏器都呈现出不同的病变,主要是肺、肝、肾、脾的出血性变化,以肺部最为典型。鼻腔、喉头和气管粘膜淤血、出血,气管出血尤为严重,部分鼻腔和气管内有泡沫样血液;肺淤血、出血,出血点从针尖大至绿豆大以至弥漫性出血不等,切面可以流出大量泡末样液体;胸腺呈胶样水肿,并有少数针头大至粟粒大的出血点;肝淤血、肿大、质脆,色暗红或红黄,切面粗糙并有出血点;胆囊肿大,充盈;肾肿大、质脆,呈紫褐色,切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切口外翻,切面多汁;脾胶样水肿,高度充血、出血,呈黑紫色,边缘钝圆,质地脆弱,切口外翻;全身各处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有出血点;膀胱积满黄褐色尿液,有些尿中混有絮状蛋白质凝块,粘膜增厚,有皱褶。但近年来发现的呈慢性型死亡的3月龄以内幼兔在病理解剖上,除胸腺水肿、出血以及肺淤血、出血外,其它脏器变化不明显。
【鉴别诊断】
因本病在病理变化上与急性败血型巴氏杆菌有某些相似之处,应注意鉴别。
    兔瘟与急性败血型巴氏杆菌病区别诊断   
类  别        急性败血型巴氏杆菌病        兔瘟
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              兔瘟病毒               
流行病学          散发性为主,少数暴发性        主要呈急性流行性        
病理变化        鼻腔和气管内常有浆液性分泌物,肝有许多白色弥散性坏死点,心外膜有出血点,胸、腹部腔有较多淡黄色液体。                    肾肿大、呈紫褐色,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脾胶样水肿,高度充血、出血,呈黑紫色;膀胱积满黄褐色尿液,有些尿中混有絮状蛋白质凝块。
临床症状         呼吸急促,流脓性或浆液性鼻液,打喷嚏,部分病死兔出现腹泻现象。         以急性突然死亡为主,很多死前不表现任何症状。有的濒死前突然兴奋,在笼内狂奔,尖叫而死。少数患兔鼻孔流出鲜红泡沫样血液,有的肛门周围有少量淡黄色粘液。
               
【防制措施】
(一)预防
1、由于本病来势凶猛,蔓延迅速,死亡率高,必须严格把住防疫这一关,定期接种兔瘟疫苗。建议幼兔断奶时倍量首免,每只幼兔皮下注射2毫升,但由于此日龄的幼兔,其免疫机能尚不健全,免疫力不够坚强,因此2月龄时最好加强免疫1次,以进一步提高抗体水平,增强免疫保护系数,以后可按常规免疫接种,即每年免疫2-3次。
2、严禁从疫区引进种兔,严禁闲杂人员随便进入兔舍,严禁商贩代取兔皮。
3、做好兔舍、兔笼及用具的消毒工作。兔舍地面每月定期用2%-4%的火碱消毒,兔笼每月定期用火焰喷灯消毒一次。
(二)治疗
在一般场户发生本病以通常是对全场兔普遍注射一次兔瘟疫苗,一般注射4到5毫升,可以对部分兔起到预防挽救作用。发生本病后应特别注意:①对全场进行彻底地消毒,可每日用0.1%过氧乙酸带兔喷雾消毒一次。②对死兔应深埋至1米以下,并压实以防狗等动物扒食而传播。③严禁内外人员来往,至少封闭一个月。④加强饲养管理,促进兔体健康。
二、传染性水泡性口炎
本病是由传染性口腔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主要要特征是口腔粘膜层发生水泡并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称”流涎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诊断要点】
    (一)流行特点
1、除冬季发病率较低外,春、夏、秋季节均有较高的发病率。病兔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而传染。
2、饲喂全价颗粒饲料的兔场户发病率较低,饲养管理不当特别是喂饲霉烂和有刺的饲料是本病主要的诱发因素。
3、1-3月龄幼兔发病率较高,刚断奶幼兔最易感染,死亡率可达50%左右。成年和老龄兔不易感。
(二)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4-6天。病初体温变化不明显,出现全身症状后,体温可达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病初期表现为口腔粘膜红肿、充血,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嘴唇、舌和口腔其他部位粘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水泡内充满着透明的纤维素性液体。当水泡破溃即形成溃疡,口腔中流出大量唾液,使唇外、颌下、胸前等处被毛粘着、结块,伴有恶臭。因口腔炎症、溃疡疼痛,病兔精神沉郁,烦躁不安,食欲不振,腹泻,脱水消瘦,侧卧不起直至瘫痪,如果疾病的后期发生细菌的继发性感染,全身症状加剧,病兔常在5—10天内死亡,死亡率可达到50%左右。
    (三)病理变化
口、舌和唇粘膜有小水泡和小脓疱,水泡和脓疱破裂形成溃疡面或烂斑;咽、喉部有大量含泡沫的唾液,颌下腺、舌下腺和腮腺发炎、充血、肿大;胃扩张,内有大量粘液,肠特别是小肠有卡他性炎症。
【防制措施】
(一)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特别应注意检查草粉、麦麸等易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和饲草质量,防止饲料发霉以及异物损伤口腔粘膜。
2、防止引进病兔,发现病兔及时隔离治疗,对病死兔笼位用火焰喷灯(金属笼)或2%-4%火碱(砖或水泥板结构笼)进行彻底消毒。
(二)        治疗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对病兔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和抗菌药物控制继发感染。
    1、每只兔用病毒灵1片(0.2克),复方新诺明1/4片(每片o.5克),维生素B1、B2各1片,研成末,再用凉开水配成混悬剂,用塑料壳眼药水滴管吸药液,给病兔灌服,每日两次。一般用药2-3天。 
(待续)
板凳
发表于 2007-8-12 23:58:4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你能配上图片就更好了方便新人学习
4
发表于 2007-8-13 12:16:4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110: 110: 110:
5
发表于 2007-8-13 14:13:38 | 只看该作者
:100:    【饲养管理】 victory    【饲养管理】 victory
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52:54 | 只看该作者
兔瘟肺的颜色
7
发表于 2007-8-14 01:14:5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一切尽在不言中,感动啊!
8
发表于 2007-8-14 07:35:48 | 只看该作者
好110: 110: 110: 110:
9
发表于 2007-8-15 20:01:44 | 只看该作者
:18: :18: :18: 不错
10
发表于 2007-8-15 20:52:51 | 只看该作者
   【饲养管理】 madoo11:    【饲养管理】 madoo11:    【饲养管理】 madoo10:    【饲养管理】 madoo10: 恐怖
11
发表于 2007-8-16 10:19:4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100: :100: :100: ~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8-17 18:15:59 | 只看该作者
二、轮状病毒病
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1月龄左右的仔、幼兔突然发病,排玉米糊状或水样粪便,常因严重脱水而死亡。
【诊断要点】
    (一)流行特点
1、病兔和带病兔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常突然暴发,传播迅速。一旦发病,以后会连续发病,很难彻底根除。
2、主要侵害2-6周龄的仔、幼兔,以4-6周龄幼兔最易感,死亡率可达50%以上。成年兔常呈隐性感染。在地方流行感染的兔群中,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低。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1-4天。发病幼兔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甚至废绝,有低温反应,有时有呕吐现象。排出糊状或水样粪便,粪便呈淡黄色,肛门和后肢被毛常被湿粪沾污,病程较短,常在2—3天内脱水死亡。
    (三)病理变化
    小肠明显充血、膨胀,结肠淤血,盲肠内有大量的液体内容物。
    (四)诊断
本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以及剖检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因为急性腹泻病原多、病因复杂,确诊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本病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A型魏氏梭菌病、球虫病、泰泽氏菌病、伪结核病、仔兔黄尿病等可引起腹泻的多种疾病的区别诊断见A型魏氏梭菌病部分。
【防制措施】
    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应严禁从有本病流行的兔场引进种兔,加强对仔、幼兔日常饲养管理,定期消毒,饲料配合合理,保持舍内温湿度的相对恒定。发现病兔立即隔离,彻底消毒,并及时补液以增强兔体的抗病能力。
    三、A型魏氏梭菌病
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胃肠道疾病。
【诊断要点】
(一)流行特点
1、病兔及其排泄物为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和伤口是主要的感染途径。长途运输、管理不当、饲料突然更换、气候骤变等应激因素是主要的诱发因素,而日粮配合不合理特别是日粮中玉米、豆粕等精料比例过高是本病暴发最主要的原因。
2、除未开料的仔兔外,各年龄兔均可感染,以1—3月龄幼兔最易感,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3、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这主要是由于冬春季节青饲料短缺,而在使用配合饲料喂兔时,草粉比例过低致使日粮粗纤维含量较低引起的。
(二)临床症状
显著症状为急剧腹泻,临死前水样,眼球下陷,显出脱水症状,粪水具有特殊的腥臭味。在出现水泻前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体温正常。出现水泻症状后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水样粪便污染臀部及后腿,抓起患兔摇晃躯体有泼水音。绝大多数病例属于急性型,在出现水泻的当天或次日死亡。极少数可拖至1周。部分病例虽经药物治疗后停止水泻,但仍会死亡,这是毒素体内作用的结果。
(三)病理变化
    急性死亡病例尸体外观不见明显消瘦,肛门附近及飞节下端的被毛污染黑褐色或绿色的稀粪。剖开腹腔嗅到特异的腥臭味。胃多充满饲料,胃粘膜下可见到黑色的溃疡斑,胃底部粘膜脱落,大多数可见大小不一的溃疡。小肠充满气体,肠壁薄而透明。大肠内充满黑绿色稀薄粪液并嗅到腐败气味,大肠浆膜下有鲜红出血斑。肠粘膜有弥漫性的充血或出血。肝脏质地变脆,脾脏变深褐色。胃和淋巴结多数无变化,膀胱多数积有茶色尿液,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
【鉴别诊断】
本病与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A型魏氏梭菌病、球虫病、泰泽氏菌病、伪结核病、仔兔黄尿病等可引起腹泻的各种疾病在临床上特易混淆,应注意区别诊断。
有腹泻症状的有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疾病及病原        易感年龄        主要症状        特征变化
魏氏梭菌病(A型魏氏梭菌)        各年龄兔均可感染,以1—3月龄幼兔最易感        急剧腹泻,粪便呈水样,粪水具有特殊的腥臭味。在出现水泻前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体温正常。出现水泻症状后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抓起患兔摇晃躯体有泼水音。绝大多数病例属于急性型,在出现水泻的当天或次日死亡。
        剖开腹腔嗅到特异的腥臭味。胃多充满饲料,胃粘膜脱落,有黑色的溃疡斑,肠粘膜充血、出血。小肠充气,大肠内充满黑绿色稀薄粪液并嗅到腐败气味,浆膜下有鲜红出血斑。肝脏质地变脆,脾脏变深褐色。膀胱多数积有茶色尿液,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        各年龄兔均可感染,以20日龄-3月龄仔、幼兔最易感。        最急性型无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急性型以水泻为主,病兔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部膨胀,磨牙,流涎,四肢发冷,迅速消瘦,粪便常带有粘液,一般1—2天内死亡;亚急性型病例,粪便似“鸡粪”,并含大量胶冻样粘液;慢性型粪便似“鼠粪”,并通过胶冻样粘液联成串。
        整个消化道有卡他性炎症。胃膨大,食糜呈“大团状”,胃粘膜脱落,有的胃壁明显水肿,胃内充满液体和气体。十二指肠充满气体和淡黄色粘液,空肠、回肠和结肠内充满半透明胶冻样物,盲肠的浆膜和粘膜充血、出血,内容物呈稀糊状。胆囊扩张,肝脏和心脏可见小坏死灶。

沙门氏杆菌病(沙门氏杆菌)        幼兔和妊娠后期母兔易感,        少数病例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病例排出含泡沫的粘液性稀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食,消瘦。母兔从***排出脓性粘液,妊娠母兔易流产,康复母兔难以再孕。
        胸腹腔内大多有浆液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粘膜充血、出血,有的肠粘膜脱落形成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或有灰白色结节,圆小囊和蚓突有弥漫性灰黄色小结节。母兔有化脓性子宫炎,未流产的胎兔发育不全或木乃伊化。

球虫病(艾美尔球虫)        20日龄至4月龄仔、幼、青年兔均易感染发病,尤以断奶至2月龄幼兔最易感,成年兔多为隐性感染。        肝型: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生长停滞,被毛蓬乱无光,眼球发紫,结膜黄染,肝区触痛。病初便秘继而腹泻。
肠型:多呈急性经过。腹泻带血,后期水泻。濒死前突然侧身倒下,后肢强直,前肢作不随意的“划船”动作,头向后仰,惨叫而死。
混合型: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围增大,手叩如鼓。病兔尿频或常呈排尿姿势。后期四肢痉挛、头向后仰、四肢抽搐,尖叫而死。        肝型:肝肿大,表面和实质有许多淡黄色或白色粟粒大至绿豆大的结节病灶。胆囊肿大,胆汁粘稠,色暗。部分病例腹腔积有较多量的腹水。
肠型:肠壁血管充血,粘膜充血、出血。小肠充满气体和粘液。慢性病例肠粘膜色淡灰,有灰白色小结节,蚓突部粘膜有淡黄色结节。膀胱积尿,尿色黄而浑浊。
混合型:肝脏部位和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泰泽氏病(毛样芽胞杆菌)        断奶至3月龄最易感        严重水泻,多于1-2天内死亡。        肝有密发性坏死灶,心肌有点状或条状坏死灶,盲肠浆膜出血、坏死。
仔兔轮状病毒病(轮状病毒)        2-6周龄仔、幼兔易感尤以4-6周龄仔、幼兔最易感。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水样腹泻,有低温反应,有时有呕吐现象。排出糊状或水样粪便,肛门和后肢被毛常被湿粪沾污,病程较短,常在2—3天内脱水死亡。
        小肠明显充血、膨胀,结肠出血,盲肠内有大量的液体内容物。

仔兔黄尿病(金黄色葡萄球菌)        仔兔尤以1-15仔兔发病率最高。        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和后肢潮湿、腥臭,病兔昏睡,体软如棉,常于发病后2—3日内死亡。          小肠粘膜明显充血、出血,肠腔充满粘液;膀胱扩张并充满深黄色尿液。
【防治措施】(未完)
0
13
发表于 2007-8-18 00:51:00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辛苦了!谢谢
14
发表于 2007-8-18 10:23:4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辛苦了:18: :18: :18:
15
发表于 2007-8-18 18:41:23 | 只看该作者
110: 110: 1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4-6-5 15: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