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今年家兔肠炎病因分析及其防控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377|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河北] 今年家兔肠炎病因分析及其防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1:2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家兔肠炎病因分析及其防控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谷子林  

进入今年3月份以来,在我国多数地区的众多兔场,发生了以断乳小兔为主、以腹泻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发生面积之大、区域分布之广范、死亡率之高、损失之严重,是以往年份所没有见到的。笔者通过网络、电话、邮件、来人送检和亲临现场等途径,对本病进行调研,分析其发病机制,并制定防控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1.        基本情况
笔者所接触到的相关兔场,涉及到我国的多数地区。北至黑龙江和内蒙古,南至福建和浙江,东至山东、江苏,西至陕西和四川,中部地区如河北、河南、山西等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其中规模型兔场为主,小型家庭兔场较少。以断乳后7-10天的小兔众多,也有3-5月龄的青年兔和产后的泌乳母兔。发病往往比较突然,头一天没有发现明显症状,次日看到死在笼中,或看到粪便变形,很快转为腹泻。最急性的2-3小时死亡,一般的10个小时左右,也有的延续1-2天。患兔脱水严重,后躯被稀粪沾污,粪便多呈灰褐色,有的腥臭,有的并无明显臭味。药物治疗效果甚微,死亡非常严重。其中浙江一兔场反应,100多只基础母兔的规模,3月份以来,断乳的小兔死亡率达到90%。
2.        病理剖检
笔者对河北省及其周边十几个兔场的患兔(多数已死亡)进行解剖,症状大同小异:腹部多膨胀,胃充满食物,多数胃底部粘膜脱落,有大小不一的溃疡斑点;小肠内充满气体和半流体状内容物,淡黄色或灰绿色,肠壁薄而透明,有的有弥漫性或片状出血。盲肠内充满黑褐色稀粪和气体,有酸败味,多数粘膜和浆膜出血和充血,但也有的出血并不明显。肝肿大质脆。膀胱积少量淡红色或茶褐色尿液。心脏表面血管怒张,呈树枝状。多数肺部有出血斑点,肾脏也有不同程度的淤血或出血。
3.        实验室诊断
分别取小肠内容物及肝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的粗大杆菌,两端钝圆,呈单个散在或双链,有荚膜。结合临床症状和解剖特点,初步诊断为魏氏梭菌病为主的消化道疾病。
4.        病因分析
一般认为,发生魏氏梭菌病的主要原因是日粮粗纤维含量低、日粮突然变化、饲料中有腐败原料(如劣质鱼粉)和卫生条件差所致。但是,根据笔者调查,今春以来所发生该病的兔场,绝大多数饲料配合比较合理,粗纤维含量较高,多无更换饲料。长期使用同一配方、同批原料或同一饲料。那么为什么今年发生该病如此之多?笔者认为是多种应激的叠加所致。
4.1断乳应激。患病家兔,80%以上是断乳7天以后的小兔。一般在断乳7天以内很少发病,而7天以后陆续发生。因此,此病与断乳应激不无关系。断乳体重较小,环境变化大,势必造成抗病能力的降低而容易发生疾病。
4.2免疫应激。根据笔者调查,发生疾病的兔场,多数是发生在免疫注射3天左右。如果一两个兔场发生在免疫之后可以忽略免疫的应激作用,但是,众多的兔场在这一时期发生疾病,可见,与免疫造成的应激有一定关系。免疫注射本身和捕捉小兔等,都会对其精神、肉体和免疫系统产生应激作用。
4.3气候应激。家兔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而今春以来恰恰气候变化频繁。一是温度的多次起伏,变化幅度之大是一般年份所不及的;二是降雨降雪的次数也多于往年;三是大风天气也较常年次数增多。而这些气候的频繁变化,对家兔来说是很难适应的,尤其是断乳后的小兔适应更难。
4.4环境污染。发生疾病的兔场,多数在环境卫生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兔舍湿度较大,兔笼的踏板被稀便污浊,没有及时清理和消毒,对小兔的消化系统造成较大的威胁。
4.5饲料毒素。也许很多人会问:冬季使用同样的饲料没有发生类似疾病,而进入春天为什么反而不行?笔者总结多年的生产规律,多有这种现象:同样的饲料,春天容易发生消化道疾病。笔者分析认为:其一,我国的饲料,尤其是粗饲料,或多或少被霉菌污染。根据笔者调查,植物蛋白饲料、能量饲料和粗饲料在冬季的春季每克原料平均含有的霉菌孢子数量分别为2980、10652、11825和10363、17000、28893个,三种饲料原料,春季分别是冬季的3.48、1.60和2.44倍。也就是说,春季饲料中霉菌孢子及毒素较冬季明显增多;其二,我国养兔所使用的饲料原料,多为农副产品下脚料,质量的安全系数不高,尤其是抗营养因子的存在,是造成消化道疾病的又一助推因素。
5.        防控措施
5.1提高断乳体重。增加断乳体重是提高抗病力的重要手段。根据笔者调查,对于肉兔而言,400克断乳,断乳后的成活率很难超过80%,500克断乳,断乳后的成活率在80%~85%,600克断乳,断乳后的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700克断乳,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也就是说,增加断乳体重是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早期发育不良的仔兔,可以适当延长哺乳期。而提高断乳重的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母兔泌乳力和抓好仔兔补料。
5.2缓解免疫应激。小兔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抗病能力较差。因此,断乳后免疫注射,会加重应激作用。为此,在免疫前后各3天,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抗应激制剂。生产中多使用电解多维葡萄糖,必要时增维生素C,有较好效果。
5.3大剂量使用微生态制剂。任何原因造成的腹泻,均会发生肠道菌群失调。而保证肠道菌群的相对稳定,大剂量使用微生态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在断乳前后消化道疾病的易发期,微生态制剂的使用量要比平时增加。实践表明,剂量越大效果越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5.4适当控料。断乳后的小兔消化机能较弱,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之我国多数兔场使用的饲料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完善的地方,生产经验表明:适当控制喂量可以降低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一般在这一阶段控料量掌握在自由采食的80%~85%为宜。
5.5勤观察,早处理。生产中发现,小兔死亡往往是同笼的小兔相继发生。笔者深入研究发现:当一只小兔粪便变形之后(湿、软、黏液附着等),如果及时发现,立即处理(如口服微生态制剂),一次见效,当天痊愈。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4小时左右发展成腹泻或肠炎,粪便污染环境,同笼的小兔相继在3天内陆续发病。治疗不及时多以死亡告终。因此,勤检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清理,早消毒,是控制本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5.6控制环境。消化道疾病多数是通过消化道感染,而环境卫生至关重要。要切断传染途径,必须重视环境控制。主要是踏板卫生、饲料卫生、饮水卫生、垫草卫生、用具卫生和饲养人员的自身卫生,严格控制环境湿度。
5.7注射A型魏氏梭菌疫苗。家兔发生的肠炎多为A型魏氏梭菌引起。提前注射A型魏氏梭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建议该病多发的兔场和易发季节,小兔30日龄首先注射该疫苗,7~10天之后再注射兔瘟疫苗,以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4 踩
头像被屏蔽
沙发
发表于 2010-5-27 13:18: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板凳
发表于 2010-5-27 13:56: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4
发表于 2010-5-27 14:40: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辛苦了!
5
发表于 2010-5-27 20:00:51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辛苦了....恭敬话不多说了,打心底支持.....
6
发表于 2010-5-27 20:42:16 | 只看该作者
幼兔最好在28天左右注射瘟、巴、魏三联苗。一针防三病。生产中我们使用过感觉效果不错。
7
发表于 2010-5-27 20:48:44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5-30 14:36 | 只看该作者 13# 春耕
能这样详细解答,已经是非常不易的了,大家会很感谢的。
不过,“交替用药的含义是比方用七天地克珠利再用几天氯笨胍”,似乎不妥。因为交替用药目的在于克服球虫的耐药性的问题,而在几天或10多天内就用两种抗球虫药物进行交替,实际是起不到这种效果。而球虫耐药性的产生是个较慢的过程。
而“肌注抗球虫药物”就无法避免药物残留的问题。一次注射,直至出栏。如何停药,残留的问题如何解决?
你们现在用的“三联苗(瘟、巴、魏)”,肯定是假药,没有国家的生产批准文号,而实则上根本就不是三联苗,至少不含有魏氏梭菌抗原。
多多交流!

点这里进入养兔报价栏目,请发布您当地的报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管理 回复 引用 评分 道具 TOP

  

春耕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春耕 (春耕)当前离线

UID4924 帖子1590 精华1 积分4845 威望186  金币966  阅读权限100 性别男 来自四川省中江县 在线时间369 小时 注册时间2009-5-29 最后登录2010-5-27  
版主




--------------------------------------------------------------------------------

IP   

16#
发表于 2009-5-30 14:5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薛教授指点。有的肌注抗球虫药物注明有效药性为45天.这个问题值得注意。
请教薛教授:从小兔补饲料过渡到肉兔料,如果过渡不当,会不会引发魏氏梭菌?我们在生产实践中也是在断奶前进行过魏氏梭菌免疫,小兔成活率在90%以上,不知是防疫成功还是饲养得当。
8
发表于 2010-5-27 20:54: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谷老师,学习了
9
发表于 2010-5-27 23:15:19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支持谷老师
10
发表于 2010-5-28 00:14:48 | 只看该作者
早发现。早处理。
11
发表于 2010-5-28 06: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谷子林


    真是好贴。顶
12
发表于 2010-5-28 09:30:3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
13
发表于 2010-5-28 11:02:08 | 只看该作者
魏氏疫苗很多场不做(包括我),因此屡屡受伤害
14
发表于 2010-5-28 11:35:1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学习了.明白了.谢谢了.
15
发表于 2010-5-28 11:51:3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4-6-1 19: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