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宁晋。赵恒昌 于 2011-6-25 22:16 编辑
在降低养殖风险提高效益的问题面前可能很多的人会选择往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靠自身的体积来抵抗降低市场波动对自身的冲击,这点我也认同,但是对于最广大的养兔从业者来说,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规模的发展是一个短期不能及的目标!
今年獭兔的突然价格硬着陆让很多养兔人措手不及,规模大的也不能幸免。究其价格下跌的原因暂且不论,假设,咱们可以假设下,如果行情持续下跌,降到成本以下,然后又几年都恢复不过来你能怎么办?
这个时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量力横向发展值得考虑。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的理论可以借鉴,可以以盈补亏达到水库效应,在某个暂时处于低谷期的时候把主要精力转移去经营另一个。横向发展的项目不宜过多,以能力决定,一般一到两个足够了,否则反倒容易被拖累。
例如以养殖獭兔为主的兔场可以养几个肉兔。像今年獭兔价低肉兔价高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淘汰獭兔上马肉兔?一是还要等几个月肉兔才能大量繁殖,二是在一般的情况下獭兔效益还是高于肉兔的,万一明年獭兔价格回升再淘汰肉兔换獭兔吗?我的建议是利用长毛相对短毛的基因显性效应,用肉兔公兔配獭兔母兔,这样在第一代里全部都是肉兔毛质。即快速做出了调整又保住了獭兔种群,虽然生长速度取中间值,但为将来的獭兔价格高峰回归时有兔子卖做好了准备。
当然这个例子不太合适,一般来说獭兔肉兔有相关性。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思路。还可以自己配料,用兔粪养猪,种菜等围绕兔子开展多种经营。
大家还有什么好的办法欢迎跟帖,我在这里抛砖引玉了。
赵恒昌2011年6月25日于宁晋县卓越獭兔养殖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