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兔消化系统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账号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查看: 247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广西] 兔消化系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5:5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农科金兔 于 2012-2-28 16:00 编辑


消化系统  
       兔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大肠(盲肠、结肠、直肠)。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及胰脏等。
口腔:它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具有摄食、湿润、咀嚼、吞咽和味觉等功能,口腔的前界为唇,两侧为颊,顶部为硬腭和向后延伸的软腭,底部为肌肉,后面与咽相通。口腔内有舌、齿和唾液腺的开口。兔的上唇正中线有纵裂,形成豁嘴(兔唇),因而门齿外露。兔的软腭很长,舌短而厚,舌肌十分发达,具有发达的门齿,无犬齿,臼齿咀嚼面宽阔,具横嵴,适于研磨草料。门齿和臼齿间具有宽的齿间隙。兔齿独特之处还在于上颌具有两个对门齿(前排一对大门齿,后排一对小门齿),形成特殊的双门齿型。成年兔共有28个,幼兔乳齿的总数为16个,唾液有仅能湿润食物,还含有可以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消化酶(兔的唾液分解淀粉的力量很弱)。兔的唾液腺有4对,即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这是兔的特点,哺乳动物一般不具眶下腺)。它们都分泌唾液,分别经导管通入口腔。这样兔子在口腔已经开始了机械性和化学性的消化。
:它是食物进入食道与空气进入气管的共同通道。呼吸时,空气通过鼻腔、咽,由喉门入气管及肺;吞咽时,食物经口腔、咽、食道入胃。在喉门外盖有一个三角形的软骨小片—会厌软骨,当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即盖住喉,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食道:它是一条细长而富有伸张力的管道,起于咽,而后沿气管背侧入胸腔,穿过横膈膜与胃的贲门相连。
:兔只有一个胃室,属于单室胃,横位于腹腔内。前面以贲门为界连接食道,后面以幽门为界连接十二指肠。贲门和幽门都有括约肌,能控制食物的进出。兔胃呈豆形的囊,分为贲门部、幽门部、胃度及胃体。胃的前缘呈凹入的弯曲称胃小弯,胃的后缘呈凸出的弯曲称胃大弯,胃壁粘膜能分泌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原的胃液,分解蛋白质和脂肪。食团在机械作用,这两方面的协同配合,完成胃的消化过程。
:可分为小肠和大肠,家兔的肠非常长,小肠和大肠的总长度为体长的10倍。一只体长约半米的成年兔的草食性相关的。家兔的肠道长,约为体长的10倍。一只体长50cm的成年兔,肠全长5m多,其中小肠3m左右,大肠2m左右。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组成。十二指肠连于胃的幽门部呈“U字”形弯曲,位于腹腔右侧,全长约50 cm,有胰管和胆管的开口;空肠长2 m多,位于腹腔左侧,形成很多弯曲,壁较厚且富含血管; 回肠较短,约40 cm,盘旋较少,壁较薄,血管分布较少,以回盲系膜与盲肠相连。在回肠的未端入盲肠处的肠壁膨大形成一厚壁圆囊,外观灰白色,长约3cm,短径约2cm,这就是兔所特有的圆小囊(sacculus rotundus也称回肠膨大iteum enlargment)。
      小肠包括十二脂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导肠联于胃的幽门呈“U”字形弯曲,位于腹腔右侧,全长半米余,有胰管和胆管的开口。空肠接十二指肠升支之后是小肠最长的一部分。长2米余,位于腹腔左侧,形成很多弯曲,壁较厚且富于血管回肠是小肠的最后一部分,较短,长度约为40厘米,盘旋较少,以回盲系膜联于盲肠(一直到蚓突末端)。小肠的粘膜形成许多皱褶,同时又有许多称为毛的指状突越剧在大扩充了小肠的吸收面积。在小肠粘膜里还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起着保护作用。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食糜在小肠内受到肠液、胰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的消化。肠液是由小肠壁肠腺分泌的。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流入十二指肠。肠液和胰液都呈碱性,分别含有进一步分解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酶。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够使脂肪乳化成微小的油滴而易于被消化吸收,食糜在经受化学性消化的同时,还要经受小肠壁蠕动的机械性消化,这时除纤维素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已分别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可被吸收的简单物质,靠着小肠壁上绒毛的运动和粘膜的通渗性,营养物质被吸收入绒毛,分别通过血管和淋巴管两路汇入到血液循环中。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兔的盲肠是一个很粗大的盲囊,长50多公分,和体长相接近,在所有家畜中,兔的盲肠比例为最大。盲肠壁薄,粘膜面有一系列螺旋状皱褶,称螺旋瓣,各旋瓣间距约2~3 cm,共25转。盲肠的游离端变细,壁厚而色淡,称为蚓突(Appandix)。它与圆小囊一样,粘膜下富含淋巴组织。结肠的起始部与盲肠相似,形成盲结肠壶腹。结肠的长度约1 m,其特点是有两条纵行肌带和两列深的肠袋。肠内容物通过缓慢,得以充分消化,结肠与盲肠一起盘曲于腹腔右腹侧部。结肠的终未部接近正中位置,进入盆腔即移行为短的直肠(30~40cm)终止于肛门。兔是草食动物,但兔出生后10天之内完全靠吸吮母乳生活,2周左右开始采食少量易消化的青草和菜叶,1月龄后消化道开始逐渐发育成熟,即转向以吃饲料饲草为主的阶段,至40~45 天后消化系统发育已基本健全,容积加大,消化腺的分泌增多,整个消化机能也得到加强,对粗饲料有很强的消化力,可完全依靠吃饲料持续生长发育。经过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后,剩下的食糜和原封未动的纤维素来到大肠。盲肠里大量繁殖着细菌原生动物,草料中的纤维素来到大肠。盲肠里大量繁殖着细菌和原生动物,草料中的纤维素就是依靠这些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进行发酵分解。结肠的前段也有同样的消化能力。盲肠和结肠有明显的蠕动和逆蠕动,盲肠的蠕动氢食糜推入结肠,结肠的逆蠕动又把食糜推回盲肠(回盲肠间的回盲瓣,防止大肠内容物倒流入小肠)。这样,食糜在盲肠和结肠间来回移动,保证了微生物对纤维素的分解。纤维素经过这样的微生物消化后,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简单物质,由大肠壁吸入体内。当食糜通过了盲肠和结肠前段得到了充分的消化与吸收后,水分逐渐被吸收,其糟粕在结肠后段和直肠内形成粪球,经过肛门排出体外。兔的消化生理有几个特别之处,首先,家兔的胃液酸度较高,消化力较强,会有较多的微细残留物和有机物。在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还含有皱胃酶和脂酶。盐酸可使食物迅速膨胀和造成的酸性环境,使胃蛋白酶充分发挥消化作用,皱胃酶的作用是凝结乳块,脂酶的作用是消化脂肪。
      其次,盲肠在兔的消化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盲肠的消化作用是与兔的食粪习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兔的粪便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硬粪,在白天排出;一种是所谓软粪,在夜间排出。软粪球含有盲肠的分泌物,外被粘液。家兔出生后20天左右开始,就每天直接由肛门处吞食自己排出的软便。食粪一般都在晚间,而且不经咀嚼地咽下,但不吞食其他兔排出落在底板上的软粪。软粪是盲肠的内容物,占排粪总量的1/3,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
      兔的盲肠发达,其作用很象马的盲肠和反刍动物的前胃。在盲肠中内容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粗纤维和无氮化合物成份减少,粗蛋白和维生素的含量大大增加,这样的盲肠内容物以软粪的形式排出,被兔吞食后,重新消化吸收,使兔对饲料的消化率大大提高。在这种兔的食粪习性与牛羊的反刍十分相似,称“假反刍”  。
其三,在兔的消化过程中,圆小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发达的肌层,可对通过它的食糜中的纤维素加以压榨,消化的最终产物大部分被圆小囊壁的分枝绒毛吸收,遗留的纤维素等物质则进入盲肠。圆小囊的粘膜腺不断分泌一种碱性液体,液体进入盲肠后可以中和微生物发酵作用所产生的有机酸,使盲肠内保持适宜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
肝脏和胰脏:肝脏是全身最大的腺体,重60(40-80)克,占体重3%,呈红褐色,位于腹腔的前部。兔肝脏分叶明显,共分六叶:即左中叶、左外叶、右中叶、右外叶、尾状叶和方形叶。六叶中以左外叶和右中叶最大,尾状叶最小。肝是多机能的器官,除分泌胆汁外,还具有调节血糖、贮存肝糖、形成尿素、中和有毒物质和贮藏血液等机能。
      胰脏散在于十二指间肠系膜上。兔的胰脏只有一条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胰管开口远离胆管开口,这是兔的特点之一。胰脏既是一个消化腺,同时又是一个内分泌腺。胰液中含胰蛋白酶、胰脂肪和胰淀粉酶,参与小肠里进行的化学消化过程。
消化系统具有摄取、运送和消化食物,吸收和转化养分,以及排泄废物的作用,它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兔的消化机能是否正常,对它的生长发育与健康有重大的影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6:03:02 | 只看该作者
河南农科金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兔药专业研发,品牌战略运作;
招商加盟,欢迎咨询!{:soso_e100:}
网址:www.nkjtyy.com

点评

微信怎么发说说wxgzpt.cc/weixinshiyongjiaocheng/385.html  发表于 2014-9-14 19:53
板凳
发表于 2012-2-28 18:51:39 | 只看该作者
{:4_180:}

点评

tetiao.com 厦门POS机办理  发表于 2014-8-16 1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Archiver|东兔养兔论坛 ( 京ICP备14009985号-3 )  

GMT+8, 2024-6-15 07: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